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拗相公”王安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宋朝“三苏”之一的苏洵写过一篇著名的时论文章《辨奸论》,这篇文章一出,明眼人就知道他意有所指,并且指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因改革失败而下台的王安石。

王安石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他却有着许多异于常人的性格,以至于被时人视为怪人。王安石死后,民间出了一个《拗相公》的话本,大量描写普通老百姓对变法的深恶痛绝,这些讽刺和挖苦,说明他在民间实在是不得人心。

宋朝叶梦得的《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宋史 王安石传》里也说:“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换,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真让人不明白,一年到头不沐浴,一件衣服穿旧穿脏了也不洗涤,竟被称作“贤”,可见阿谀奉承之徒也是可以穿越历史跟上时代潮流的。


,从古到今,文人中间怪者很多,从《世说新语》中可知道作《登楼赋》的王粲喜欢学驴叫,这个爱好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他死后,来送丧的曹丕向参加追悼会的文人提议:王仲宣生前爱作驴叫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于是每个人都引吭效仿驴叫。阮籍喜欢作长啸,声闻数百步,没事时常啸来啸去,有时常弄得邻居在半夜梦中惊醒。可见文人的怪不足为奇。

但王安石的怪却不同一般。

王安石还在地方上当一个小官小学士的时候,有次去拜访朋友君谟,君谟听说王安石来了,喜出望外,亲自取出珍藏好久的极品茶来为他煮上,希望和他同品一下好茶。没想到茶煮好后端上来来后,王安石竟从口袋里取出一包“消风散”倒进茶里,这让君谟大吃一惊。王安石慢条斯理地说:“这样放进来,茶的味道更好。”消风散,主要成份是薄荷,用来止热解暑,放到茶里所有的茶味尽失,只剩清凉。

另有记载,一次大宋仁宗赐宴群臣,场面宏大,但当时宋朝国势积弱,每年还要“赐”给西北的西夏五万两白银、十三万两匹绢、两万斤茶以求和平的费用,还不包括节日期间要“赠”与番邦的银、茶、绢、帛等,所以仁宗很讲究俭朴。他举办的这次宴会,就是让群臣在皇家花园中的池塘里钓鱼,钓上来后或红烧,或清蒸,与大家同享乐。王安石不喜欢钓鱼,也不善钓鱼,枯坐塘边百无聊赖之余,他把一碟子用面粉做成的鱼饵,一粒一粒扔进嘴里吃了个精光。仁宗大搔头皮,对当朝宰相说:“这个王安石是不是有点呆傻,一个正常人怎么能把一大盘子小面团统统吃下去呢?”

有一年元宵节,王安石陪着宋神宗乘马进宣德门,没想到执勤侍卫把他拦住不许他进去。那时,他官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首相。结果他大雷霆,居然上奏章,要逮捕法办。但当朝许多人反对,御史蔡确说:“宿卫之士,拱扈至尊而已,宰相下马非其处所,应诃止。”王安石却不依不饶。神宗没有办法,只好为他“杖卫士,斥内侍”。史书记载:“安石犹不平”。


王安石更怪的一点还在于他求官手段。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当官的很多。官做大的王安石是天字第一号,中枢决策,位极人臣。也有做得小的,陶渊明作彭泽令,顶多算个七品芝麻官。还有李白,杜甫这些想做个像样的官而做不到的。并且还有不想做官却被逼着做,最后被砍了脑袋的。比如和司马炎不合作的嵇康。

王安石为了实现他的变法意图,以不做官的手段求官,几乎等待了他的前半辈子,因为朝廷再三请他出仕,他一再拒绝任命。他在庆历二年中进士,时年二十一岁。一直到四十六岁才得意,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守两朝,一共二十五、六年之久。在此之前,“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美于官,惟患其不就也。”由于他谢绝到朝廷就任,朝野上下就越希望他出来做官,一时间,朝拜者、请安者、侍奉者络绎不绝,“以金陵不作执政为屈”。

王安石并不是没当过官,当年宋仁宗任命他进入朝廷为度支判官,他向宋仁宗上过万言书畅谈改革,结果,宋仁宗以时机不成熟为借口,让他碰了个钉子,他满怀忧郁之时,正好他的父亲死了,于是回家守孝,退隐金陵。仁宗死后英宗继位,因为英宗当太子时他反对过这位皇帝继承大统,知道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给他官他也不做。等到神宗登基,他认为是时候了,圣旨一到,他不再拒绝做官,马上接受了任命。不过,他也许觉得一反常态地热衷于仕途会让人家对他议论,所以他还是称病拖了半年多才进京,弄得神宗也疑惑起来,这个王安石是真的有病,还是冀图高位呢?

王安石二十多年韬光养晦,拒不出山,也有其策略上的盘算,因仁宗、英宗两朝任职的范仲淹、晏殊、文彦博、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这些文学上的对手,要想超越的话,。而在封建社会,,正是皇帝。

宋神宗即位后,立即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半年后,又升他为翰林学士兼侍讲,这比直升飞机还要快。其主要原因在于神宗上台时,国库入不敷出,边疆外族不断侵扰,正处于内忧外患,他不得不把希望寄予托在王安石变法上。这样一来,王安石大展雄图的时机到了。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两朝是文人做官最多的年代,唐宋八大家,几乎每个人的官都做的不小。此前的汉魏时期,皇帝是不怎么把文人当回事的,司马迁自己都认为史官不过倡隶优卒之流的小人物,司马相如,枚乘也不过文学侍从罢了。弥衡被子曹操罚作鼓吏,杨修只是随军参事。唯有唐宋两朝,文人的价码要高一点,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在被黜贬放的情况下,还能当上地方官。而能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改变了整个国家现行政策者,纵观历史,也只王安石一人而已。

,假使这部分人的力量足够大的话,变革就会失败。如果这部分力量虽然强大,,改革就能成功。

王安石变法开初,就把所有反对变法的人都放逐了。欧阳修回家养老,司马光担个闲职,苏东坡在西湖以修湖排遣郁闷。但王安石无法制止由于权力再分配而造成的自己阵营分崩离析,他的最得力的推行新政的副手福建人吕惠卿,导致他的最终失败。王安石下台后,在南京天天写“福建子”三字,以发泄他对于这个人的怨恨。有一次,苏东坡在南京见到王安,石谈起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大骂是吕惠卿把事情搞砸了。

其实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贯彻执行新法,依靠的仍是旧的官僚行政机构,结果本来有利于民的政策反而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若不是具有一定的人格力量,而是一个怪人,一个拗相公,必然失去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怪诞乖戾刚愎自用,“逆意者虽贤为不肖,附己者虽不肖为贤”,也是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苏老泉的《辨奸论》中说“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换,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凡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其中的“慝、竖刁、易牙、开方”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奸之徒。可见,王安石的变革在同时代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就连他的平常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抖出来作为话柄。

王安石罢相以后,回到金陵。他的住宅附近,有一个地名叫“谢公墩”,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曾在此居住,因此得名。谢安又叫谢安石,东晋至宋,好几百年了。王安石写了一首绝句:“我公名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这也许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另一种发泄方式,但他的怪也的确是非同一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