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西南商报》副刊(荐读):【杨兴】无茶不成都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关注成都祥涵文化传媒  更多文艺精品在指尖

       木  易      原名杨兴,曾用笔名阳心,四川会理人,现成都从商,业余写作者,诗人,独立制片人,1994年起在《中学生学习报》《青年作家》《凉山文学》《凉山日报》《攀枝花日报》《会理文艺》《夹金山文学》《云杉文学》等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及小说等作品,曾出诗集《绿色诗集》(2001年)、《你的村庄》(2016年),散文集《雨后晴天》(2016年);曾任电影《栖镇等你》制片(2015年),MV专辑《大地阶梯》制片人(2013年),微电影《兰卡斯曼和她的羊群》制片人(2015年),筹拍电影《雪山救援》制片人、编剧(2017年)。


无茶不成都

 

要说我也去过不少城市,可是每当提笔想要记录一个城市的时候,却无从下笔,哪怕是我生活了多年的成都,这座号称“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说来也是,一个城市包罗万象,每个城市都难以细述,何况是成都这样一座正在冉冉升起的大都市呢。

这些年,随着年龄增长,从酒场上退下阵来的我,渐渐的归顺了茶道。当匆忙的脚步逐步慢下来,在宁静中感受那份唇边留香的滋味,体会所谓的茶心、茶情、茶思。茶心在“静”,茶趣在“悟”,茶情由心,茶思,思其味,念其神,感受茶之精神。

时光匆匆,到成都转眼许多年,见证了这座城市飞速的发展步伐,也感受着它包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从最初的茫然和陌生,到现在,要是有外地的朋友来,我得在酒桌上举杯对他说:成都欢迎你。

回想起来,成都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至少有三方面:美食、酒吧和茶馆——而这正是其作为休闲都市最好的体现。成都美食举不胜举,上网查查便可略知一二,其酒吧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再此我就不赘述了,只简单说说我所体会到的成都独特的茶文化吧。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且一脉相承。茶文化包含了儒、道、佛、墨、法、玄等诸家的各种文化现象,体现儒家出清醒、中庸、包容,道家的无为、自然、静止,还有佛家的禅道等等。

茶叶的起源得从四川追溯,“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自《华阳国志·巴志》),早在三千多年前,巴蜀一带就已经用茶叶作为贡品了。“益州川谷山陵道旁皆为茶树”(自《神农本草经》),可见秦汉年间的川内已广泛栽种茶叶。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心,称为天府之国,本该是一片净土,却在历史上有过多次血腥之灾,曾被蒙元及张献忠两次屠川,后不得不以湖广之民填四川。川人虽历经艰辛,但大多忍辱负重,乐天知命,安分守己。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所以当地人有吃辣椒除湿的习惯,喝茶可以清热下火,所以茶叶得以广泛推广普及。

诚然,茶之生命力绝不仅在于其实用价值,更在于其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在茫茫尘世之中,品味出惬意的人生意境,品茶是心灵安静下来的人生体验。

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茶器、茶礼、茶心、茶艺......成都茶文化的种种,早融入到人们生活点滴之中,体现出成都人浸入骨子里的悠闲。

    成都有一个很有趣的形容——“这是一座被水滋润着的城市。”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避远的时间。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是余秋雨先生曾给出的注解。

而我觉得滋润着成都的,不仅仅只是都江堰之水,更是——“茶水”。

关于成都,有句话叫“无茶不成都”,这是对成都的茶文化最浓重的概括,而成都的茶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是茶馆文化,史上第一家茶馆便出现在成都。

    成都民间有“头上阴天多、眼前茶馆多”的说法。走进成都的大小茶馆,你会领略到最为浓郁的成都味道:竹靠椅、小方桌、紫铜壶、茶博士、当然还有盖碗茶......选用的茶叶大多是素毛峰、茉莉花茶、龙井、碧螺春、竹叶青,跑堂也许会说:“喝杯茶,摆哈龙门阵,可以日他先人,但莫议论国政。”

    川人爱“摆龙门阵”,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海阔天空,晚饭后,听哈李伯清老师的散打评书,抑或谈笑风生,都为人生幸事。

正因为成都人的喜爱,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大小茶馆、茶艺馆、禅茶馆、休闲茶楼、商务茶楼、麻将馆、养生茶馆等等不下几千家,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从各个层面代表着成都的茶馆文化,数量居全国第一。

如今,成都的茶馆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休闲、聚会、交友、娱乐、谈生意、看书学习。凡大小事情都约在茶楼上谈,在茶的淡淡清香之中,业务容易成交,生意容易促成,问题也更容易化解了。我在成都这些年,无论大小业务,十之八九是在茶楼谈的。

朋友之间,客户之间,好久不见了,便发条微信:有空喝喝茶吧。这话的两层意思,一是品茶谈心,也有没事打打麻将,消遣时光之意。

生活在成都的人,不会打麻将的非常少。成都麻将的血战到底,简单易懂,娱乐性强,是很具地方特色的麻将玩法。俗话说“酒品看人品”,“牌品”同样关乎一个人的人品。

麻将一定是要喝茶的,喝茶加打麻将是成都休闲生活的最好体现,也可以说是很多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川人对麻将的热爱,成都几乎所有茶馆都带有机麻的包间,那些投资大、装修有逼格且档次高的茶楼,遍布每个区域,另外还有数不胜数遍布大街小巷小区里的麻将馆......

成都众多茶馆,优秀的茶馆难以牧举,我就说说我这些年比较常去的一些茶楼吧。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女诗人薛涛的这副长联经千万文人吟咏,仍寻不到佳对。薛涛如水般清雅,她需要用茶湿润诗情,洗涤心中思念。在府南河边望江楼不远处,九眼桥旁有个薛涛茶艺馆,装修风格颇有风格,以薛涛为名,里面挂着薛涛像,典雅而有味道。

在河对面的顺江路,有一家九莲禅悦茶艺馆,装修布局很讲风水,典型的中式装修,陈设极具古韵,在茶艺馆里面算是比较成功,且有代表性的。有段时间我在那存了一饼普洱,空闲的时候常常约朋友煮茶,谈人生,聊古今,一天时光不知不觉中静静流失。

离九眼桥不远,在宏济新路的路口,天香仁和对面有个叫“闲亭”的休闲之地。闲亭占地面积大,集茶楼和中餐一体,全中式的庭院楼阁,消费不高,门口停车方便,旁边还有几家味道不错的火锅店。踏进古朴的院子,坐在池塘边,很有时光穿梭的感觉。

在地价那么值钱的中心城区,这片保存得那么好的古建筑,确实弥足珍贵。闲亭在成都还有几家店,分布在市区各区域。

曾有一段日子,我整天都到闲亭的水边,泡上一杯清茶,看看书,写写文字。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晒晒太阳,感受独有的悠闲时光。

当然也会有麻将,说来也巧,我在成都的很多朋友都是通过麻将认识的。现在,我们都有相对固定的圈子和常去的茶楼。

我们也曾去过不少茶楼,最终稳定下来的却不多,这主要决定于位置,环境、服务和消费等,科华路旁的锦城会馆,红牌楼附近的顶尚茗香、御塘茶府算是我们较为常去的。

且不说老城区,哪怕是在繁华的高新区,也有很多不错的茶楼。成都高新有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环球中心,这里高楼大厦林立,孵化园、世纪城、软件园均坐落于此,世界500强的大公司、IT公司、金融总部、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创新公司和中小企业林立,街道上满是繁忙的上班族和拥挤的汽车......即便如此,也有休闲之地——“水街”。

“铁像寺水街”号称“南门的宽窄巷子”,位于高新区盛安街,是一片林立的高楼中的低矮建筑群,这里以茶楼、咖啡厅、书屋、主题餐厅、酒吧等为主,为南门最主要的休闲之地。在水街旁,是一个古老的尼姑庵——铁像寺,偶尔会有人到此焚香拜佛。

很难相信,在寸土寸金的高新区核心区域,尽然保存下了这么一大片古建筑来。

难怪说成都是一座“被水滋润着的城市”,“水街”当然有一条河,天府一街和水街街口,有一个白塔,河水从此往南而下,那些中式或西式的建筑都建在河的两边。每当天气晴好,河边的两边茶馆均座无虚席,是争相来晒太阳喝茶的人们。

水街有几座小桥,最中心的桥旁边有个戏台,前面是大片空地,空地上摆满了茶桌,不远处是水街的牌坊,牌坊上写着“铁像寺水街”几个字。周边的茶楼非常多,有风格古雅的茗翠、瓦库、茗亭、陈锦茶铺,有现代风格的茶色汇馆、万象茶府等等。

俗话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 成都人往往“不在茶馆,就在去茶馆的路上”,正印证了“无茶不成都”之说。

茶馆是成都休闲生活的代表,而这悠闲的生活态度及处事方式早已深入了整座城市的灵魂。

 

                                                                     2016.12.24

组稿、版式:侯栀  紫涵 夏添 

审稿:骆驼


各位文友:

        1. 此微信平台为西南商报副刊主要的选稿基地,凡在此平台推介过的作品,可优先作为本报副刊备选稿件。
          2.若愿意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体裁不限,拒绝敏感话题)在此平台推介的朋友(必须是未在其他微信平台推介过的作品),请发你的作品、创作简介、详细通联地址和个人生活照数张至QQ邮箱772573860,并请使用实名+笔名加本平台服务微信sccdlt,便于联络和发放稿费。

         3.平台赞赏(前两天)的一半支付给作者,另一半用作编辑、组稿人员补贴和平台维护。若不同意,可不理会此消息。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可扫描关注和加好友。祝各位笔健体康!

                                ——《西南商报》副刊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