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

2016年8月10日

《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委员会

 

前  言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果

(一)成立职能机构,出台有关政策

(二)制定专项规划,全面实现目标

(三)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四)自主培育与吸引外展取得成效

(五)发展势头迅猛,综合效益显著

(六)会展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七)各项指标在全国排位不断提升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新理念新常态与会展经济

(三)省会展业“十三五”规划

(四)贵阳创新型城市发展方向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定位

     (三)基本原则

(四)主要指标

四、主要任务

(一)保持发展势头,全面提升行业水平

(二)发挥优势特色,打造生态会展名城

(三)扶持品牌项目,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四)坚持改革引领,各施其职共谋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二)充实各职能机构力量

(三)建立市际联席会议制

(四)多渠道助力企业壮大

(五)利用全媒体做好宣传

(六)有计划培育会展人才

(七)采用新技术助推发展

 

 

 

会展业是商业服务业中的一个行业,狭义的理解,仅包括会议业和展览业。广义的理解,除会议业和展览业外,还涵盖节庆、赛事、演艺、奖励旅游等。

会展业属新型、现代、高端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功效平台,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作用显著,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抢抓新机遇,适应新常态,埋头实干,攻坚克难,开创出新的发展局面。而会展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此,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根据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特制订《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果

2011年—2015年是我市会展业全面起步,会展硬件设施有效改善,项目运作水平大幅提升,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的重要时期。

(一)成立职能机构,出台有关政策

“十二五”时期,我市积极发展会展业,将其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更好推动会展业发展,“十二五”初期,我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会展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负责行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市、县)也成立了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等机构,实行管理、服务一条龙。2013年底成立了市会展行业协会。

2010年—2011年,先后出台了《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阳市支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财政预算3000万元作为会展业专项资金,用于培育本土会展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项目等。对“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峰会”等大型会展项目,财政还另拨资金给予保障,支持力度每年近3亿元。

 (二)制定专项规划,全面实现目标

2012年制订的《贵阳市会展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2015》明确了我市会展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路径。到2015年,我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指标都超过了规划的要求,详见表1。

1:贵阳会展业“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指标名称

2011年

2015年目标

2015年实际完成

展览面积(万㎡)

46

80-90

128

展会数量(场)

34

100

136

会议数量(场)

339

400

515

国际会议占比(%)

3.5

5

6

大型节庆(场)

4

5-8

18

大型赛事活动(场)

14

18-19

36

会展业综合效益(亿元)

7.2

17

144

会展企业数(家)

14

100

141

会展从业人员(人)

2000

20000

30000

(三)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贵阳国际会议中心、贵州国际会议中心、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贵阳奥林匹克中心、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博览中心、多彩贵州城相继投入使用;尤其是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没有大型会展硬件设施的制约。近年,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体系认证,获得3A级信用企业评价,荣获“十大会展场馆管理奖”、“中国十佳会展中心”、“中国会展标志性场馆”等奖项15项,场馆软件建设也取得突破。

贵广高铁、湘黔高铁、贵广高速、湘黔高速、厦蓉高速、沪昆高速、杭瑞高速等的开通,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扩容,宾馆床位从5万张增至10.6万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有力地保障了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自主培育与吸引外展取得成效

2011年始,我市相继培育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酒博会”) “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贵州绿色博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绿博会”)“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农交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茶博会”)、“贵阳国际汽车博览会”(“汽车展”)、“贵阳市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房交会”)、“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制博会”)、“贵阳国际啤酒节”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会展项目。

2015年,“酒博会”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还“2015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中国品牌会展50强”。“贵阳国际啤酒节”获“2013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人气节庆”的殊荣。

同时,引进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广告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台湾名品展”、“活力澳门推广周”、“中国核学会年会”、“中国科协年会”、“中国规划年会”、“中国材料大会”、“2015比利时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世界品牌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对促进我省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推进招商引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发展势头迅猛,综合效益显著

2011年-2015年,全市共举办展会活动2339场次,展出面积400多万㎡,参会、参展、观展人数达到17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77.99亿元。“夏季会展名城”基础基本形成,会展经济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得益于“数博会”的功效,我省、我市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15年底,全省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提升,达到2011亿元,同比增长37.7%,阿里巴巴、百度、富士康、惠普、戴尔、微软、京东、360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贵阳,实施了一批涉及高端制造、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代表性项目。

“酒博会”作为我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盛会,在以本地产业为基础的同时,将会展与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我省建成了1000亿元酒工业产业园,实现了总产值过1000亿元的目标。还吸引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对共同推动全球酒业发展,扩大国际合作空间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会展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会展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实现了会展业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并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各部门参与会展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会、展、节、赛等会展活动与商贸、文体、旅游业态有机融合,会展“生态圈”、“大氛围”基本形成。

我市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夏季凉爽的气候,对举办会展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随着我市西南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贵阳成为会展活动新目的地的潜力正逐步释放。加之近年来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有力地带动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七)各项指标在全国排位不断提升

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显示,我市的排位从2014年全国140个城市中的第37位上升到2015年164个城市中的第25位。

2011年至2015年,我市举办展总面积在的排名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

1: 2011-2015年贵阳市展览面积在全国城市排位图

“十二五”期间,我市办展数量和展出面积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9.52%和40.95%,均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1名。

此外,我市还获得“十佳会议目的地城市”、“十佳会奖旅游城市”、“十佳品牌会展城市”等奖项41项。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形势构成我市会展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大环境。

    (一)新理念新常态与会展经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三五”时期的新理念,“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会展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发〔2015〕15号)明确,展览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到2020年展览业要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要实现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要促进展览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努力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迈向展览业强

(三)省会展业“十三五”规划

《贵州省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以贵阳市为龙头,我省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品牌会展项目。并明确贵阳市要建设成为在西南地区有影响力、在国内会展业中有大特色、在国际合作中有认知度的重要会展城市。

   (四)贵阳创新型城市发展方向

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是我市“十三五”时期的主旋律。按照《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打造“中国夏季会展名城”、“全国生态会展名城”的战略定位,积极培养和打造服务生产发展的专业品牌会展项目,发展特色品牌展会。吸引和鼓励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带动性强的会展企业将重大会议、展览、节庆落户贵阳。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国发〔2015〕15号)为指引,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部署,统筹布局全市会展设施,充分发挥各区(市、县)优势,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展业的大步提升。

(二)战略定位

依托生态、气候、大数据等优势,高效发挥会展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作用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用,助推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在巩固“夏季会展名城”的基础上,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生态会展名城”,建成“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跻身全国会展城市中前列。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对外合作与内力驱动相结合,坚持业态创新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重点扶植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产业服务与民生共享相结合。

(四)主要指标

1.量化指标

总体指标:按照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全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的同比口径,2020年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5位。

其他指标:见下表2。

2: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规划主要分项指标

规划指标名称

2015年

规划目标(2020年)

展览面积(万㎡)

128

200

展览数量(场)

136

200

会议数量(场)

515

1000

国际会议占比(%)

6

6.5

大型节庆(场)

18

25

大型赛事活动(场)

36

50

会展业综合效益(亿元)

144

230-240

会展企业数(家)

141

200

会展从业人员(人)

30000

70000

2.扶持培育一批品牌项目

(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

(3)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产业峰会

(4)贵州绿色博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

(5)全球创客博览会

(6)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

7)中国(贵阳)教育产业博览会

8)贵阳国际汽车展览会暨汽车文化节

9)贵阳市房地产交易展示会

10)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11)中国·贵阳国际啤酒节

(12)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

(13)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

(14)中国(贵阳)国际新能源汽车博览会暨贵阳国际汽车“四新”发展峰会

(1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16)中国会展业(贵阳)论坛

(17)贵阳国际马拉松赛

(18)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

(19)贵阳农业嘉年华

以城市创新、军转民、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等为由头,开发新的会展项目;着力策划、打造、升级旅游类、茶业类、医药类、水资源类、石材类、建材类、动漫类、农机类等展览和会议项目;以“天眼”工程建设为契机,策划相应的国际研讨会和展览项目。

3.场馆设施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配套;协同贵安新区建成的新场馆和双龙开发区在建的万国博览城项目,形成“三足鼎立、各具优势、互补协力”的局面,以承担大型、国际性、专业性展会为主。

多彩贵州城、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博览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以举办展览展销、文体演艺和常年展示等活动为主。

会议设施继续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金阳会议中心、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世纪金源酒店为主要依托,协调发展。

4.形成各具特色的布局

按照“疏老城、建新城”方针,推动各区(市、县)形成不同特色、形式多样、协调发展的会展活动布局,如图2所示。

“会”:以观山湖、云岩、南明等市区为主。

“展”:主要集中于观山湖区。

“节”:上述区域以外的区(市、县),结合各自区域特色发展节庆、赛事活动,并形成三个不同层次。

(1)配合当地旅游业发展,保持和改进一批具有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节庆活动项目。

(2)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开发特色节庆活动项目。息烽县葡萄节、清镇市猕猴桃节、农业嘉年华活动等项目要进一步提升品质。

 

2:贵阳市会展业“十三五”空间区域布局图

(3)策划一批高层次、国际性、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节庆活动项目。其中,围绕阳明文化、贵阳避暑季、温泉季等活动进行深度开发,是发展重点。

“赛”: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赛事活动,如中超联赛、拳击季等,鼓励引进战略合作者;大力支持本土自办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赛事活动。

 

四、主要任务

(一) 保持发展势头,全面提升行业水平

在《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筑府办发〔2011〕54号)和《贵阳市节庆活动管理规定(试行)》(2014年8月12日)的基础上,根据国发〔2015〕15号文件精神和当前形势,对《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贵阳市会展资金管理办法》、《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会展活动核查办法》等全面修改,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发挥环境和政策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产业关联性强的项目,并争取项目长期落地。主动承接或合办一批已在二三线城市举办、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会展项目落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行业的全面提升。

“生态论坛”、“酒博会”、“数博会”等品牌项目,要持续注入新的市场活力,加大国际营销力度,提升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根据全市会展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状况,相机推动会展品牌项目、相关会展机构和场馆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和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其他进入本《规划》“品牌会展”名录的项目,要尽快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使其快速成长壮大。

(二)发挥优势特色,打造生态会展名城

将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均衡全年四季会展业资源供给,为会展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继续打造和巩固“夏季会展名城”的基础上,打造“全国生态会展名城”,使之成为“夏季会展名城”的转型升级版。

    (三)扶持品牌项目,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数博会”要突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前沿特色,并带动“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制博会”)等项目上规模。

“酒博会”要与万国博览城建设相结合,采取“互联网+”、“众筹”等手段,促进展销结合、O2O结合。

“农业嘉年华活动”、“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等项目,要力促建立电商平台,实现B2B、B2C互补。

“中国贵州绿色博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要在“大健康”“大数据”概念下,充分发挥贵州民族药、特色药的优势,不断挖掘价值,促进“医”、“养”、“健”、“管”方面取得突破。

“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大赛”要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容,使其更具时尚性和吸引力。

积极鼓励会展企业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合作,做大做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坚持改革引领,各施其职共谋发展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培养会展业内生动力。按照“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支持展览业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在扩大对外合作的同时,加强学习与吸收,促进内在驱动力快速增长。

要全面落实简政放权的要求,简化会展业管理规章,简化会展项目审批手续,提供更为优质的政策与管理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市级会展专项扶持资金增至每年4500万元,主要用于品牌会展项目的打造,引进国内外展、会、赛、节项目,扶持本地自主创办的市场化会展项目,以及宣传推介和培训等;此外,建立一定额度的会展风险金,用于解决会展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会展专项扶持资金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通过政策扶持,积极支持各区(市、县)发展会展业,加强会展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实现市区联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充实各职能机构力量

市会展办要强化职能,增加人力,注重工作创新,积极发挥会展业的促进与引领职能,实现全市会展业“大统筹、大平台、大服务、大后勤”的格局。努力营造健康发展的有利环境,并结合招商引资任务及各时期工作重点,统筹好全市会展活动。

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要继续做好所承担的政府主办的会展项目相关工作,支持政府会展项目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市场化运作。并积极对接国家各部办委和行业协会、学会等办展办会机构,适时引进相关行业的展会活动项目来筑举办。

各区(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会展经济工作,加强指导,充实力量,强化会展办职能,推动会展业的全面发展。

市会展行业协会要不断充实,要适时建立行业服务标准评定认证制,开展行业资质评估和展览、会议项目评估。打造行业宣传、统计、培训公共平台,实现信息发布、咨询服务、沟通协调等职能。要积极学习其他城市会展协会的经验,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探索成立市博览事务局的可行性。

(三)建立市际联席会议制

,建立市际联席会议制,定期组织商务、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统计、知识产权、贸促、综合执法等市级职能单位及场馆所在辖区政府、社区的分管领导,行业协会及会展企业负责人,统筹协调和深入推进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提高便利化水平和服务水平,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多渠道助力企业壮大

要构建公平有序的行业发展秩序,推行会展项目备案制,方便企业举办会展活动。

要推动实施政府举办的展会项目服务外包,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将本土会展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持对象。加强专业化分工,拓展市场空间和会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要鼓励会展企业积极创新,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做大、做强、做专、做特,增强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会展龙头企业,鼓励会展企业间建立战略联盟和各种形式的资本运作。

要健全会展业产业链,并给予关联企业同等待遇。

(五)利用全媒体做好宣传

加强会展业宣传推广,要通过全国和本地主流媒体,加大重点会展项目的宣传报道力度,支持媒体开辟会展专栏;办好会展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定期制作专门的宣传推介材料;在城市整体宣传中增加会展方面的内容。

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以及区域性的会展界重要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树立“全国生态会展城市”形象。加大、加重在《中国会展》、《中外会展》、《会展财富》、《中国会议》等会展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宣传,要持续举办“中国会展业(贵阳)论坛”,营造自身的宣传推介平台,会展业扶持资金要向这方面倾斜。

    (六)有计划培育会展人才

要重视会展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壮大会展人才队伍,提升从业人员水平。要鼓励我市开设会展专业(方向)的院校按市场需求积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会展人才。优化课程设置,使之能够适应实战的需要。加强政产学研结合,构建会展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

推动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外阜会展人才来筑发展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七)采用新技术助推发展

充分利用我市互联网、大数据等资源优势,借助“数博会”、“众筹大会”、“电竞大赛”等有益氛围,结合会展项目实际情况,广泛采用互联网、移动端、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宣传推广我市会展业,促使会展业通过“互联网+”、“智能会展”、“智慧会展”实现“借势腾飞”。会展业扶持资金要可适当向这方面倾斜。



网罗国内展会动态,

打造中国会展行业第一品牌。

        ——国内会展(PRCEXPO)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