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天津味道,被林希激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李辉前记:


林希先生的《犄角旮旯天津卫》,在“副刊文丛”得以出版,谢谢《今晚报》编辑的推荐,谢谢林希先生厚爱。


这是我出版林希先生的第二本书。二十年前,应邀为河南人民出版社策划一套“沧桑文丛”,我找到林希先生,请他赐稿,这便是他回顾一生经历的《拜谒人生》。


林希在《拜谒人生》上题词 (1)。


林希在《拜谒人生》上题词 (2)。


林希本名侯红鹅,1935年出生。,这一年,他才二十岁。


两年后,他被划为“右派分子”。 送住农村、工厂、农场劳动,干过种地、挖河、割麦、扫厕所及拉小绊儿、蹬三轮、勤杂工诸类活计。,开始从事写作,出版过四部诗集,五部长篇小说,十余部其他作品集,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集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其他许多奖项。


十年后,林希根据《拜谒人生》重新修订出版《百年记忆》 (1)。


十年后,林希根据《拜谒人生》重新修订出版《百年记忆》 (2)。


《拜谒人生》一书出版之前,林希先生寄来三张照片,第一张是1955年拍摄的。寄来照片时,他为这张照片写了一大段话。


《拜谒人生》出版之后,林希在书的扉页上题跋一段话,从天津寄赠与我,至今读之,感慨万千:


“李辉先生:我们的一切努力,在于解读一个人的愚蠢,唤醒千千万万人的聪明,更在于跨越十年的疯狂,换取千秋万代的理智。林希,九九年二月”


林希题赠《白色花劫》 (1)。


林希题赠《白色花劫》 (2)。


林希为1955年照片所写说明(1956年有误)。


之后,我们偶有往来,如有新作,他会寄来。转眼二十年过去,林希先生旅居国外时间较多。主编“副刊文丛”时,与《今晚报》王振良兄台联系,约到这本专门写天津的故事。林希先生把津味文学挖了一口深井,且让我们读“副刊文丛”中的这本《犄角旮旯天津卫》,读他笔下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


北京看云斋


敞帚自珍


文|林希


1955年的林希。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中国,很长时间还有属于中国城市的共同风景:晚报。


人们工作一天,劳动一天,黄昏回到家里,抱抱孩子,夫妻说些知心话,饭后,还没到电视黄金时段。这时,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泡好一杯茶,提只小板凳,找到僻静地方,打开一张晚报,悠闲地看起来。


至于不同人群关心晚报的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在同一的时间段里,体验着中国人悠闲的精神享受。


晚报是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离的精神享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中国人喜欢说生活在阳光下,阳光下的生活以奉献为神圣使命:晚上,月光下的生活就属于中国人的温馨天地了,而在这一方温馨天地中,一份晚报和一杯茶,应该就是中国人最向往的精神桃花源了。


1968年,33岁的林希。


晚报贵在一个“副”字,尽管中国报纸自开办之日始,副刊就随之出现,但晚报副刊更有别于日报副刊,晚报副刊更富有趣味性,更富有平民特色。


晚报副刊更像是每天晚上和人们拉家常的亲人,晚报副刊更像是一个和你说知心话的朋友。能在晚报上开设一个专栏,隔一些时间能和你的朋友们拉拉家常,历来是中国文化人的一种雅好。


晚报副刊成就了许多大文人,晚报副刊也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传世文章,老朽不敢心存奢念,偶尔借得晚报一方角落,将自己闲暇之余的闲暇文字公诸于世,于已也是一种享受。自是得意于被民众所接受,得意于写作小说时的边角料,竟也进入了文化天地。


可喜可贺,天津《今晚报》被读者推为全国诸多晚报中之佼佼者,《今晚报》副刊更拥有众多名流作者,恩蒙晚报几任副刊编辑朋友不弃,常要我写些零散文字,不自量力,也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便时时将一些随意文章拿来充数。


《犄角旮旯天津卫》书影。


时光恁冉,不觉几许年下来,竟也积下十余万文字,正赶上老友李辉君策划一套“副刊文丛”,承《今晚报》朋友热情向李辉先生推荐,而李辉先生宽厚,应允由我自成一册,如是便有了这本小书。恭祈广大读者不作苛求,只当是一些游戏文字,茶余饭后权当消遣便是。


敞帚自珍,也是多年文字生涯一点小小积累,读者慧眼明鉴,恭候指教。


天津味道,在林希笔下激活


文|陈颖


一个城市的报纸副刊,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城市的文化风貌。《今晚报》根植于天津人的生活,“今晚副刊”更是多年致力天津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多年来不仅推出过众多专栏,还创办有每周两期的“津味”专版,并出版有四十多部关于天津地方文化的书籍,将天津的城市风貌、风土民情和天津人的脾气秉性,活生生地记录在文字中。


倡导津味文学的林希先生。


林希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他创作的《蛐蛐四爷》《天津闲人》《相士无非子》等津味小说,均被改编成电影或者话剧。大作家肯放下身段,给晚报读者写消闲的小文章,本来就是读者的幸事。


而更令人感佩的是,这样的写作一直坚持了三十多年!细细算来,经过几代编辑的辛勤努力,从1985年4月24日林希先生发表第一篇随笔《男子蓄髯是非说》开始,至今已经在“今晚副刊”发表数十万字的文章。


林希《其实你不懂天津人》。


林希《老天津》。


林希《天津话,逗你玩》。


副刊的编辑和作者是靠文字来交流的。我作为晚生后辈,有幸编辑了林希先生的《犄角旮旯天津卫》专栏和许多生活随笔,因此成为这些作品的第一个读者。


吾生也晚,没经历过林希先生笔下的旧天津,但林希先生笔下的老城厢和各色吃食,却有不少是我所熟悉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老天津的味道就像老城厢胡同里卖白菜小贩的吆喝,就像小时候稀松平常现在却很难见到的芭兰花,有着那个时代才有的面貌、声音和味道。


林希自勉。


林希近照。


这些感觉,曾经在过去的时空中,一点一滴地弥散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又被飞速变化的时代封存到记忆之中,可是当林希先生笔下那老味道飘过来的那一刻,这些感觉瞬间被激活,思绪一下子被贯通……斗转星移的时光仿佛都凝缩在这些文字里面。


当为林希先生编辑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丰盈而充实。也许只有回望天津这个我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才能看清祖辈来时走过的道路,亦即我们自己的起点。林希先生笔下的旧天津多姿多彩,也只有把这些文字整理成书,才能更加彰显其中难以言传的厚重,我想这也就是副刊所要传达的心领神会吧。


本着“愿为读者灯下客”的初心,我们将林希先生近年有关天津的专栏文字整理出版,纳入李辉先生策划的“副刊文丛”,这至少是天津读者的一种幸运! 


编选林希作品的《今晚报》副刊编辑陈颖。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1358篇文章。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

六根开通于2014年6月6日

不仅是我们六个人的平台

更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2018年1月18日,六根作者队伍扩容 

杨苡 黄永玉 王鼎钧 秦岭雪 冯骥才 刘再复 郑培凯  张新颖  

毕飞宇 陈思和 张翎 梁鸿 曹可凡 鲍尔吉·原野 赵丽宏 何冀平 

王尧  肖复兴 盛可以 陈河 马未都 罗雪村 周吉敏 殷健灵 

古清生  虞金星 孙小琪 张家鸿 瓦刀  汪凌   

张宏明  林莞歌 陈离 鲁克 伍立杨 王道 邵天红 唐棣 李勇 韩歆

柳运宠 朱永新 何频

……

更多大咖作者陆续亮相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阿Q正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