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一期一会,一茶一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字|芦浩艺

摄影|芦浩艺 俞薇


杭州西湖群山环抱里的梅家坞,就如中国的茶客们,安静地守着满山的龙井,一守就是百年。百十年来,它安静地瞧着柏油马路从村头铺过村尾,也安静地瞧着村人沿着采茶、炒茶、品茶的不变轨迹一路向前,一如几千年不变的步伐,给人们带来独属于春天的味道。 



龙井之源

龙井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绝于世。据闻,龙井之名首先得于井,其后有龙井寺,再有龙井村,龙井茶便是产自附近山间的茶叶。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杭州群山,敕封龙井“十八棵御茶”,并留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的戏语,龙井茶名气日益繁盛。根据产地的不同,龙井茶分为分狮、龙、云、虎、梅五号,标志着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处不同的产地。其中,“梅”字号龙井因其独有的馥郁,最得总理的青睐。



立于茶山高处,可俯瞰梅家坞全景。山间的采茶人、树下的茶客、蜿蜒铺开的白墙黑瓦,尽收眼底。



在清明前采制的茶被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则被称为“雨前茶”。对龙井茶,素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在梅家坞,每户人家都分有几亩茶地,但少有年轻人甘心守着家中的茶业。仅靠各家劳力,少有能支持明前茶生产的。因此,每年清明前的十数天,近至邻村、远至外省的一队队采茶人,是梅家坞山间不鲜见的风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工作将近十二小时,多数采茶人每天也只能采摘到一斤左右的新鲜茶叶。



“他们叫我来的,(我)不来采不完(茶)。” 李阿姨是富阳人,年已逾花甲。采茶这活辛苦,少有年轻人愿意干,因此,梅家坞一带采茶的,多是如她一般年纪的老阿姨了。



刘阿姨来自安徽蚌埠,已经采了十多年的梅坞龙井。每年这个时候,这边老板一声电话响,他们一家十口就全出动来采茶。他们一天总共能采十多斤的鲜茶,按四斤鲜茶抵一斤成茶的比例,他们每天能为梅家坞贡献不足三斤的“梅”字号龙井。



两指一捏,轻提,茶叶应声而下,十分应了《采茶舞曲》里的唱词“左采茶来右采茶,双手两眼一齐下,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


龙井之造

徐师傅是地地道道的梅家坞人,从小在茶篓里长大,做了五十多年的茶,“用手一捏就能分得出(这个茶)是山的哪边采的、是早晨还是中午采的。”他介绍到,龙井茶作为未经发酵的绿茶,保留了最原始的茶香茶味,其炒制工艺,也不简单。



徐师傅接过采茶人带回的背篓,将篓框里的鲜茶倒入竹筛上。“采回来的鲜茶要用倒的,”他仔细地叮嘱道,“用手会揉碎,会在茶叶上留下痕迹。”



采回来的鲜茶,要在竹筛上晾晒半天左右的时间,蒸发掉30%左右的水分后再炒制。



龙井的传统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村里曾经手工炒过茶的老人说,炒茶时候的温度很高,手都会被烫得满是泡。如今,梅家坞已少有全手工的炒茶机,而全自动炒出的茶的味道实在差强人意,因此,梅家坞盛行的多是半自动的炒茶机。



炒茶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整个炒茶过程需要经过青锅、回潮、辉锅三阶段,以将茶叶更好地整形。“青锅”阶段,即是俗称的“杀青”了。



辉锅后的茶叶起锅晾凉,就是成品的龙井了。



明前的龙井茶,以山泉水相泡,最为美妙。一杯龙井,两三好友,半日之闲,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梅家坞,也仿佛抵了十年的尘梦。


龙井之出

唐人陆羽以一部《茶经》传世,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要说这位茶的百事通难得的“失误”,大概是没料到日后龙井茶的兴盛,没料到今日梅家坞的热闹。



去年偶然喝了徐师傅家的茶,今年,这两位茶客一来梅家坞,便直奔徐师傅的店铺。



茶客在茶楼里喝茶,采茶人在茶楼外采茶。



小毛一家从上海来,此番是来梅家坞踏春。从小生长于城市的他或许是难得见到采茶这番风景,忍不住问正在休息的茶娘借了背篓,也来采茶。



Olga和她的伙伴们从美国来,在回程的途中正巧碰到几位茶娘,兴奋地跟她们合影。



顺丰快递在梅家坞设立了临时的站点,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能在几天内把明前茶送至大江南北,甚至是东南亚地区。



梅家坞的名气日益兴盛,道路也日益拥堵,早已不复曾经的村子模样。有人怀念几十年前村子的淳朴自然,也有人更喜“御茶”平民化的今天。而无论人们怎么想,都不能阻挡慕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


百十年间,春茶一年一年地绿,龙井一年一年地出,采茶人一批一批地来,茶客一批一批地走。梅家坞山间的茶树一如既往地缄默不语,任凭近年来采茶人脸上的皱纹有如树木的年轮增长,任凭机械化的浪潮无人可挡,也不管龙井茶的价位逐年抬升,不问汽车的尾气是否污染了茶树。


就如没有人能准确判断龙井茶第二年的收成,没有人能说得清下一批采茶人将在何时以何种姿态到来,也没有人能说得清“茶”或将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在未来的记述中。但就如“茶”之音的回荡不绝,对“茶”之味的深深依恋和期待,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一定会守护着梅家坞,守护着这里的春茶。



版面编辑|杨晓雯

责任编辑|王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