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张爱玲又一个奇情故事,要被这个71岁女导演拍成电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喜欢文艺片的姑娘,喜欢香港片的姑娘,喜欢张爱玲的姑娘,好消息来啦——


知名女导演许鞍华要把《沉香屑·第一炉香》拍成电影了。


这不是许鞍华第一次拍张爱玲作品了,此前有《倾城之恋》《半生缘》,还有舞台剧《金锁记》。



知名评论家、音乐人符立中最先发布了这一消息。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众人期待,纷纷猜测男女主角最终会选谁。


故事讲的是“一个想象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妙龄少女被一个坦然承认自己是婊子的中年妇女带坏了变成绿茶婊”的故事。


可以说非常期待了。



许鞍华1947年出生在辽宁鞍山,所以父亲给她取的名字带有一个“鞍”字。她出生2个月就移居到澳门,5岁时移居香港。


童年与祖父母同住,家族里人很多,一大堆亲戚,有七叔、八叔、十姑、伯婆、伯娘、四太嬷、五太嬷,还有几个佣人。


她住的地方,在香港岛最北端,叫北角,是新移民的集中居住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许鞍华父亲原籍广东,母亲则是日本人。


读中学以前,连许鞍华自己都不知道母亲是日本人,只知道她性格沉默,跟家人不太亲近。


1990年有部电影叫《客途秋恨》,里面有个从日本远嫁到中国的母亲叫葵子,她有一个出生在香港的女儿,由张曼玉扮演,许鞍华母女就是这故事的原型。



这部半自传题材电影上映时,许鞍华有段时间把母亲送出香港,不想让她看到,勾起凄凉心情,但母亲还是看到了。


30多岁时,她和别的姑娘一样被母亲催婚,后来就淡了,再后来母亲跟她说“你不适合结婚”。


这算是老太太对女儿更真实的了解。


虽然拍过《女人四十》《男人四十》等等与爱情婚姻有关的片子,但她说自己一直“幼稚”,“其实我不太懂爱情这个东西,不会像对待电影那样去总结经验和思考,因为我觉得经过分析和总结的爱情,一定不是爱情……”


没有遇到走心的爱情,她就一直宁缺毋滥。



中年之后,许鞍华回到母亲身边,彼此照顾。她把这种陪伴叫“两个老女人的相依”。《天水围的日与夜》波澜不惊的温情,《桃姐》对老年人的关照,都有她自己生活的影子。


谁能想到,这么成功的女人,竟然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租房。


她对此完全无感:“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租房子一样可以住,买了你也没有拥有它啊。”面对带着同情口吻的采访和疑问,她耐心解释,自己只是不想买房而已,不必担心。



她对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有时和妈妈在家里煮饭,或去附近的粥店、茶餐厅吃饭,出门习惯拎着塑料袋坐地铁。


穿衣打扮也是。常年戴一副黑框眼镜,发型、是几十年没变过的短头发。大部分时候素面朝天,只有走红毯时会涂点口红。


她常穿一套川久保玲套装,是她最喜欢也最贵的衣服,为了见人不失礼,更免去搭配的烦恼,省事。


她获得过三届金马奖最佳导演、五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前不久,第二届马来西亚金环奖上,70岁的许鞍华还荣获终身成就奖。


横扫国内外专业大奖,加上她的电影多数是女人题材,所以被人叫做“影后制造机”。



可她自己不喜欢这个称呼,“会给我跟演员们很大压力,我的经验是,冲着得奖去拍戏通常是得不到的,没想反而好一点。”


因为没有功利心,反而让许鞍华能够更专注和走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她自己说:“我90%时间都是在做事、工作,其实是没别的东西好谈了。


专注和聚焦,就像大力水手的菠菜。


她拍烟火气十足、平淡却真实的普通人故事,观众评价“不见歇斯底里,唯见动情锥心”。她也不像许多商业片导演那样,自己夸个不停,结果往往叫观众失望。“有缺陷”“不好”“差”,是她经常评价自己作品的词。



《黄金时代》编剧李樯评价71岁的她:“永远带有学生气,喜欢追根溯源,并且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好奇心。


往往就是这样。有大本事的人,常会有点呆气。不是因为她们不聪明,而是因为她们把聪明都用在了一个地方。


亲爱的香蜜,你喜欢她的作品吗?最喜欢哪一部? 


(图片来源于许鞍华导演的影片)


●    听说点赞的人会更美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