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回首百年老平南,这些历史你知道多少?值得收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回首百年老平南 


知道来路才能眺望前方。

我们偶尔翻下相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也常常回老家品味梦中的乡愁。

但对平南,

这块哺育了我们血脉几百、上千年的热土,

我们又曾关心多少?了解多少?


感谢不忘故土的乡贤,

从美国夏威夷大学曼诺分校的图书馆中,

找到了一批上世纪三十年代平南的老相片,

时间不算太远,

但已弥足珍贵,

它使我们的灵魂与故乡的历史接触时,

瞬间有了深度和广度……

 

1933年,平南县城门口(今天县政府大门)。城门往下通往城门口码头,码头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2005年建城区防洪堤时拆毁。

县城大门(南门)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时称济一门(取易经南北水火相济统一之意),天顺年间(1457年)重建,改名通济门,之后多次毁建。

清光绪二十七年(1847年),知县倪涛重修城墙,以石换砖,相片所见之城门应为此时所建,也可推测当时旧城仍存规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城门口房屋被拆除,开通了通往城顶的马路。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一月十日,,县长欧阳拔英重建县府大门,名曰武城门,并撰《武城门碑记》。

,建成今天之县政府大门,史亦俱无,今人基本无从知晓这段历史。



今天的县政府大门,像个平凡的路人甲……



之前外出时看到的赤水县老城门,如今是整个县城历史文化的代表和象征,成为一县人民自豪骄傲的资本。

一样的历史,完全不同的遭遇……


1933年,乌江渡口


乌江渡口是平南县城的兴起点,是历史上人物来往县城枢纽之地。

史载此处设有官方驿站,民舍商铺众多,人流不息。岸边树荫楼阁掩映,江上帆樯往还,桨声帆影,延续千年。

乌江水春夏之交流入大江,大江清则小江浊,大江浊则小江清,泾渭分明,奇异莫测,被列为平南历史旧八景之一,称为"乌江清浊"。

南宋绍兴中(1131……1162年),渡口建有濯缨亭,取意乌江水"清可濯缨,浊宜涤足"。此亭可谓乌江渡历史文化之灵魂,可惜早毁,不见踪迹。



路过乌江渡口,恰好看见清浊奇景,不由驻足了几分钟。

渡口已完全没了往昔的热闹,很安静,只剩下一堆混凝土和几块石头,偶尔还有几个人来垂钓。

渡口上边的将军路,人车川流不息,晚上散步的人多若墟市。他们不会想到,他们的脚下,埋藏着平南深厚漫长的历史,他们面前的江水,见证了平南千年的风雨沧桑。

2013年修建将军路时,我曾在方案中提议在乌江口重建濯缨亭,这份文件今天不知道还埋藏在那堆废纸里……


1941年,平南西江的渡船


以船为渡,以船出行,平南沿江居民的生活方式延续到今天。


1930年,平南的瑶族人

平南原为瑶族聚居地,,。据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之县图载:"城外尽为瑶人居住,民村如疏星耳",直到清康熙七年(1668年),知县周岱生到任,见县城厢下"有数椽皆粤东移民",证明此时客家人才逐步由广东溯江迁来。

客家人进入平南后,瑶民逐渐往北部山区和金秀方向迁移。去年我曾到金秀六巷调研扶贫工作,与当地人交谈中得知,他们的祖先多是四五百年前(明末清初)从平南迁来,最迟的才一百多年,这和史志记载平南汉进瑶退的历史过程完全吻合。


1930年,平南瑶族人和汉族人合影。


戴瓜皮帽的是汉人,其他几个是瑶人。

瑶人的服饰体现了部分汉化的特征,证明当时瑶汉已有相当程度的融合。


1933年,平南客家人家庭合影(大脚妇女是客家人一个特征)

这个时期,汉人和瑶人在相貌和服装上很容易区分,到今天就难了。

今天如果要认识真正的瑶族可以看他们的建筑。传统上瑶族没有文字教育,不信奉宗族传统,刀耕火种,逐山而居,因此没有祠堂庙宇这些汉文化的建筑,这种现象在今天金秀瑶族聚居地很明显。

在平南,即使是北部所谓瑶族地区,祠堂庙宇到处都是,这证明了这些所谓瑶族,从血脉和文化传统上都是正宗的汉人。


1941年,平南的农民

这是平南客家人典型的外貌形象。上世纪40年代,广东、江西迁来的客家人已经完全控制平南,瑶民已大多迁往金秀地区。

今天的平南人,几乎全部是广东客家人的后代,定居时间从二百年到四百年不等。


1929年,平南的乡下儿童


看来旧社会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贫瘠,粗茶淡饭,却也茁壮成长,快乐无忧。

白衣少年应该是个学生,这种儒雅气质,今天的孩子不多见了。


1930年,平南的姐弟俩

贫苦孩子早当家,姐姐小小年纪脸上却写满了成熟和坚强。

姐弟俩如果还在世,差不多九十岁了,岁月如梭,人生在世,何其短暂。


1937年,平南街上写春联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是半儒半农客家文化的典型形象,让我想起了黄旭初的父亲黄人光……


1937年,平南老者

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典型的长者形象,精神抖擞,鹤发童颜,开明儒雅,从容不迫,令人如沐春风,可亲可敬。

反观今天的社会精英,要么毫无节制地狂妄自大,要么不知所以然地谨慎小心,离这种自然从容之君子风范有着太远的距离。


 1930年,平南乡下的洋房、洋车
 

据说当时属于环城(今平南镇)平田村一个姓林富豪所有。该富豪做火柴化工发家,在上世纪30年代便有了洋房洋车,真正是相当牛B。

如今百年过去,一切都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

昨天便是过去的今天,如今诸多富豪的洋宅庄园,一百年后也不是一样消失在这永恒的时空中吗?

除了精神,没有什么可以留住,这是历史规律、自然之道。


1933年,平南乡下院子

有人说是丹竹邓姓宅堂(赤马?)


1933年,平南街天主堂

位于今商业大院内,为1877年法国传教士所建,是如今平南县城仅存的一座老建筑之一,已列入龚州古城建设规划,原址原样保留。

此事原常务副县长甘靖康同志功不可没,平南人民将会记住他。


1930年,平南乡下西式葬礼


据载,,县城、丹竹、思旺、国安等乡镇均有教堂,信众高峰时达5000多人。,采用西式葬礼,不请道士,与客家传统葬礼区别较大。

因为与传统冲突,平南一些传统名人曾发动群众抵制入教,如民国县长卢万骏(丹竹人)、,呼吁群众不入教,并开族会严禁卢姓人入教。

解放后,,但近年恢复发展很快,在鹏化地区就有信众近千人。

平南的宗教现状也是全国、全区形势的体现,如今全国宗教信众超亿人,广西近300万并且以每年l0万人的速度增长。

2014年8月20日,,信众云集,各级领导都参加,汽车排了几公里,阵势堪比省部级领导。

宗教在中国急速发展兴起远胜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侧面证明了传统道德文化的衰弱不振,如何面对,事关国家民族前途。


1947年,平南乡下指路牌
 

平政乡,据说在今思旺新政一带,如今已走入历史纸堆里。

地方分合撤并,人事祸福兴衰,周往流转,永恒不息,这就是历史。

对待历史,我们要有足够的敬畏,有时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它的面目,它已经将我们固定在一页一页的册子里。

对每个人而言,人生就是一场情感与心灵的体验,我们回首历史、怀念历史,其实就是为这种体验增加深度和广度,让自己真正的无怨无悔。


致敬历史,致敬未来,致敬自己。



猜你还想看:

1、今晨5点,平南朝东三街一单事,致一人不幸“长眠”

2、民警出击!连鸣三枪!昨晚丹竹发生了什么事?

3、大镬!朝阳路被撞翻的一老一少!情况危急!

4、藤县往天平方向又一单,整车人被迫撤离!

5、网友:不能忍!平南乌江路这一现象再惹众怒!

6、平南又现新骗局!东湖已有人中招!监拍全过程!

▍来源:拾荒者 ▍整理编辑:龚州网

▍商业合作电话:7819008  加业务微信:15278569008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找工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