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单承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经部前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之初,便确定了比较明确的收录范围:包括《四库全书》以外的现存中国古籍,亦即补辑乾隆以前有价值的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著述,以及系统辑集乾隆以后至民国元年(1912)前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据此,经部十类共收书1219种,11337卷,其中易类222种,1423卷,书类92种,832卷,诗类105种,1078卷,礼类170种,1756卷,乐类34种,177卷,春秋类131种,1288卷,孝经类14种,120卷,四书类95种,899卷,群经总义类65种,758卷,小学类291种(训诂85种,文字118种,音韵88种),3006卷(训诂965卷,文字1221卷,音韵820卷)。各类选目多寡不同,正说明了各学科发展的不平衡。

上述1219种经部著述,情况又有不同。第一,《四库全书》已收而换用了新版本的凡16种。如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的《周易注疏》,《四库全书》收有内府刊本,但南宋初浙东路茶盐司所刻号称“越州六经”的《周易注疏》13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注、单疏合刻本,学术价值远在《四库》本之上,故仍予收入。又如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四库全书》收有60卷本,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绍兴知府沈作宾于任所刻有该书的36卷本,也是“越州六经”之一种,被阮元称为宋刻《正义》之第一善本,故也予收入。第二,列入《四库全书》存目的有165种,如《四库》既收有王夫之《尚书稗疏》,而认为其《尚书引义》“复推论其大义”,且不乏“臆断之辞”,故入存目,然该书“议论驰骋,颇根理要”,于学术研究尚有可取之处,为全面研究王氏学术思想,还是辑入《续修》之中。又如宋代学者王柏的《书疑》《诗疑》,也因为四库馆臣的排斥宋学,被列入存目,《续修》则予以收入。第三,属于《四库》应收而未收之书凡205种。如元刊本宋陈大猷《尚书集传》10卷《或问》2卷,清修《四库》时只见到《或问》2卷,以为《集传》已佚,《续修》则将新查检到的《集传》补入,使陈著复为完璧。又如蔡传《书考辨》2卷,是考辨《古文尚书》的一部重要著作,反映了宋人疑古的学术风气,《四库》失收,《续修》则补入。第四,属于《四库》成书以后而行世的书833种,占经部总数的68.4%,显示出《续修四库》收录之重点在清乾隆以后,完全符合《凡例》所谓“冀为中国传统学术最后200年之发展理清脉络”的编纂大旨。另外,《续修》还对流传于海外或后来出土的经学著述十分重视,收录了近30种这类图书,如马王堆所出帛书《周易》经传、敦煌所出《经典释文》尚书残卷和法国图书馆藏敦煌《周易》残卷等,都弥足珍贵。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编纂伊始,就有了为各书撰写提要及各类小序的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提要的撰写工作不如经部的编纂工作顺利,一直延宕至今。一般说来,因为有1940年代中华书局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可供参考,经部提要的编撰相对应该容易一些。不过,中华版《提要》并不符合今天的编纂体例,且许多书籍亦不在其中,仍然需要下大力气重新做起。在编纂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首先,目前参与提要编撰工作的作者,基本上无法实质了解《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宗旨,也不清楚经部选目的原则和过程,因而也就难以洞悉某书之所以被收录《续修》的最初考虑,提要撰写也因之会流于平泛而不得要领。其次,一部学术著作的学术价值,必须在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中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对《四库总目提要》的深刻领会,没有对《续修四库》该部类图书的总体把握,是很难准确判断这部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的。这就对参与提要编撰的学者提出了极高的学术要求。第三,经部提要的编撰工作耗时既久,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参与人员多有更替,这也必然会影响提要的编纂质量。

学贵专攻,亦贵淹博,然知也有涯,识有限局。大量、系统地通读诸种典籍已属不易,遑论洞幽烛微、高屋建瓴地评判是非。提要作者自知才疏学浅,指摘失当、议论未允之处在所难免,当然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所幸前辈学者对于经学之贡献俱在其著作之中,或者不因区区提要而掩其辉光也。

选自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编辑:虚文

排版:大隐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