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行茶路上.彼岸茶路...【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天地融融、物我协协谓之 和;

万物皆佛、尊畏而恭谓之 敬;

铅尘不染、身心洁净谓之 清;

色还于空、涅槃无我谓之 寂;


这,便是日本茶道四谛,它自千利休处成形定格,在之后的千百年中,不仅引领着日本抹茶道的各个流派,更是成为影响日本传统审美的基石。

要说清这日本茶道,就绕不开日本的历史与禅宗,它们曾是中国与文化的一种延续,在漫长岁月中,一步步走上了自己的路。

历史,是最难触碰的部分,这其中的血肉与真实,又岂是文字能够尽述的


日本-中国时代对照



为便于茶友们理解,涵山从茶道发展的角度,简单将日本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这一划分仅为涵山叙述,不做学术之用:


  1. 模仿时期(约7101000),即日本奈良、平安时代。

    这一段,中国隋唐的逐步传到东洋,日本也不断派出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从建筑、佛像到审美再到时兴的茶饮习俗,日本模仿性地继承了诸多大唐遗风。

    参照中国南北朝寺院、佛塔修建而成的法隆寺,现在已是全球最古老的木造建筑。应感谢日本人民留下了这样宝物,让我们仍有机会一窥“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模样。

    (法隆寺)

    唐朝鉴真法师修建的唐招提寺

    奈良圣武天皇建造的东大寺

    仿若大唐再现

    (唐招提寺)


    (东大寺)


    大唐盛行的饼茶煎饮法,亦同这些、建筑一起,由僧人们带回了日本,并渐渐在日本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中国《茶经》的仿效,且,因茶的珍贵与稀少,茶饮只在上层社会中传播。平民阶层的缺席,也使这样的茶文化缺少了生命力,到平安末期,饮茶之风一度淡去


  2. 普及时期(约11901400),即镰仓至室町北山文化时期。

    [上]篇中,我们一起经历了茶树种在日本的传播,它使民间茶风的盛行首先有了物质基础。而北山文化的推波助澜,更是让宋代斗茶在日本炸开了锅。

    1398年,39岁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北边兴建金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北山文化。北山文化进一步巩固了武士阶层与禅宗的地位,在武家仪规中确立了茶会礼仪,成为后来茶道的雏形。同时,宋代斗茶被作为武士阶层的主要文化活动而风靡,这个时期的斗茶会,极尽奢靡,物欲横流,它也为之后茶道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金阁寺)

  3. 茶之道(约14401600

    这个时期,东山文化兴起,一系列优秀的人物,把茶道文化推上了巅峰,希望我们能一直记得他们的名字:

    能阿弥(13971471茶道先驱,将军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一改斗茶奢靡嘈杂,创立的书院新茶风基本奠定点茶程序。

    村田珠光(14231502,茶道鼻祖,起于民间,创立朴实的草庵茶,而后经能阿弥推荐成为足利的茶道老师。

    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饮从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他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灵魂、完善了形式,使之真正上升为“道”,亦提出“谨、敬、清、寂”作为茶道中旨。

    (珠光初入佛门的 奈良称名寺)

    武野绍鸥(15021555,是的,就在珠光过世的这一年,武野绍鸥诞生了。是逝者对未完事业的不甘,或是灵魂的传承,无法说清。绍鸥继续延承了珠光的理念,并为日本茶道培养了后来的集大成者,千利休。

    千利休(15221592,改珠光一字,定四帝“和、敬、清、寂”。

    笔到此处,吾等也无言。利休对整个日本文化上的贡献、他的品格、他的纯粹、他的执着、他的美,仿佛用任何文字都无法言诉,我们更宁愿用大德寺中的茶室来祭奠这位为美而生、为美而逝的圣者。


  • 至此,“茶道”作为禅宗的另一种修炼形式便已确立成型。在后来的江户时期,又有利休门人后裔依不同理解创立了各个流派,他的次子少庵继承利休的不审庵,少庵之子千宗旦的三个儿子又分作千家流的三个流派:

  • 江岑宗左(表千家)总堂茶室叫做【不审庵】,

  • 仙叟宗室(里千家)总堂茶室叫做【今日庵】,

  • 一翁仙宗(武者小路千家)总堂茶室叫做【官休庵】,

我们有幸在里千家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抹茶道薄茶,茶之四谛,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

天地融融、物我协协谓之

万物皆佛、尊畏而恭谓之 敬;

铅尘不染、身心洁净谓之 清;

色还于空、涅槃无我谓之 寂;


入室先得脱鞋、净手、漱口...

入室后行礼互见.随即按主人安排之位就坐

主人预知饮茶几人.早将茶点备上

...

临中秋,志野小盘上

拟圆月之形、仿阴晴之色、中以时季板栗为馅

作茶前之点呈上

...茶釜水沸、柄杓待用

...静坐其中

观主人取其茶巾、拭其用具

...拭去其茶枣(茶叶罐)、茶匙、柄杓等尘埃

同时也拭去我们的仆仆风尘

...

看似闲手叠回茶巾

实则步步精准舀水、涤器

...


薄茶粉1.5克

入碗、打之、拂击之

奉茶、行礼

...


热茶一盏、三口入喉

喉中有余味、盏间留清香

...薄茶毕老师开始向我们讲解更严谨的抹茶道浓茶的知识,其内容太多、需另开篇介绍。(暂不多讲)

结束茶会后、我们与老师、主人合影

于茶叶本身的口感而言,日本抹茶道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与这种感觉,口感则不是第一要求。



回渝之后,不停的有茶友询问这一趟【彼岸茶路】感觉如何?然而对于涵山来说这真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也许是想说的太多,只言片语不能尽述,所以无从说起,也许是因为我们在纠结怎么去说。

这次行走,比想象中的好也比想象中的差,因为,我们发现日本面临着跟我们一样甚至更严峻的问题:两极分化。在日本,年轻的民众大多数更乐意接受咖啡,整个京都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他们至多能接受点儿煎茶,大家会觉得不那么花时间,注水即饮,对茶叶的外形也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在五六十年前日本茶叶的采摘基本都是全机械化了。而抹茶道更成为了她们年龄比较大的一群人的喜爱,也许是因为日本的抹茶道需要有足够的阅历和对抹茶道足够了解的才能够入得了他们的“协会”吧!

这两极:一极是年长的他们对茶道浸入生命的执着、专一、细致、认真。一极是年轻的他们对茶这个饮品可有可无。而我们将饮茶融入生活可上可下、融入艺术可俗可雅,你一言我一语,才激荡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茶文化。


一路走来,中日茶文化、我们所窥实属皮毛,如果说非要我们做一个评价的话,涵山认为当初中国所带去的只是茶种和宋饮法及后期的明泡法,对于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文化而言我们所做到的只是一个“源”,仅此而已。当宋代的的点茶流传过去后经过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的思想理念及形式更新后,已形成他们所独特的一种茶文化。

如果说非要问我们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借用《问道》一书,张剑锋先生有一段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东瀛重其形质,华夏取其神韵,形以载神,神以摄形,形之不存,神将何依,真道之要形神合一,茶之韵得之则清,茶之德得之则朴,茶之道得之者素位而逍遥。隔水观花古镜照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茶的路.从生吃到药用,再到煮、煎、点、泡...每一种饮用方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滋味,它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审美,陶冶着我们的心性...

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涵山把每一次茶路都当做是一种‘人生’路上的修行,它是对人的谦逊平和,是对事的包容豁达,是对万物的悲悯,是对自我的超越。

说不清我们的茶路是何时开始的,或许从一开始就开始了,但不知把哪一个作为起点,所以我们还一直在行茶的路上,一期一会...


参考资料来源: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京都茶《生活》、张剑锋《问道》、三联生活周刊《茶之道》


◎以上图文皆為涵山舍所有,如需转载,请註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是一群爱茶的人,

我们伴随著这里每泡茶的成长,

从采摘、加工直至它入水绽放生命的那一刻;

我们立誌把山中好茶天然、

本来的味道带给世间爱茶之人;

我们期待与茶共同探寻实践静、和之美;

我们惟愿以己绵薄之力,把关於茶的

那些点点滴滴分享出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