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茶皇乾隆皇帝的茶养,茶趣,茶政

一生嗜茶
乾隆八十五岁提出要让位给太子既后嘉庆,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却悠然地接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也!”退位后,他常常到设有茶亭的御花园中煮泉品茗,悠闲自得。乾隆享年八十八岁,是历史上非常长寿的皇帝,除了他有独特的养身之道外,一生嗜茶,以茶修身养性是主要因素。


  1. 乾隆帝秉承先祖康熙帝的爱好﹐经常游巡江南﹐既是为了威慑南方﹐加强统治﹐也是为了游山玩水。其间﹐他于茶事留下了至今让人传说的许多佳话。他在杭州品尝了“龙井茶”后﹐一时高兴﹐敕封了当地龙井胡公庙旁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要求年年贡奉。

  2. 在湖南品尝到洞庭湖名茶“君山银针”后﹐即御封贡茶﹐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在福建崇安品尝乌龙茶“大红袍”﹐初嫌其名不雅﹐知其由来后欣然为之题匾。在福建安溪品尝乌龙茶后﹐又御题赐名为“铁观音”。这些名茶至今名声响亮﹐香播遐迩﹐而且今人还每每端出乾隆故事﹐以助畅销。

  3. 清代王应奎的《柳南随笔》曾记载这么件趣事,康熙在南巡来到吴县太湖之际,江苏巡抚宋荦进献地方名茶“吓煞人香”,“吓煞人香”便是因香气浓郁而得名。康熙尝过此茶后连声称好,问茶为何名。康熙一听这名字也太不雅了,便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因其产于碧螺峰,外形似青螺,故赐名碧螺春,从此便流传开来。


  试茗是清朝皇帝传统礼仪活动,在康熙时期尤为重视。每年谷雨前后,也就是春茶采收期间,各地贡茶送到朝廷后会举行“试茗”仪式,由康熙皇帝率先品尝当年新茶。据史料记载,“每年谷雨前后十日起,定限日期送茶到部(礼部),延期者论处”,朝廷便这样明文规定各产茶布政司必须如此执行,可见康熙对茶叶的重视非同一般。

    

叩指礼的来历
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茶礼﹐即主人敬茶或给茶杯中续水时﹐客人以中指和食指在桌上轻轻点几下﹐以示谢意﹐相传这也源于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乾隆还是沏茶能手。传说他微服私访时为随从沏茶,令随从手足无措,下跪按茶吧,怕暴露身份,要是不下跪,又有违君臣礼节,大为不恭。这时,有位学士伸出右手,弯曲中食指,朝着微服的皇上轻叩几下,形似双膝下跪,叩谢圣恩。其他随从心领神会,立即仿效。乾隆见状大喜,轻声夸奖道:“以手代跪,诚意有加。”

个透透彻彻。当然,。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一位不折不扣的喝茶品茶赏茶爱茶的皇帝。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乾隆皇帝也聪慧过人,常能由此及彼,其以茶治国更是一奇。

话说当年雍正帝因病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即位。刚上位就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就是朝野上下都在议论康熙帝晚年施政失于过宽,包庇了一批过去有功的元老巨贪,而雍正帝施政失过严,大开杀戒,搞提大臣们人人自危。这朝廷不和谐啊,怎么办?乾隆皇帝把大臣们召集到当时中堂大臣张廷玉家中品茶。他先是亲自动手泡茶分赐给众臣,而后悠然自得地“手把茗盏论宽严”。他以茶道主中和之理告戒在场的亲信大臣:“治国如沏茶,要取中庸之道,太宽太猛都不宜。”他说“于今形势而言,要想政通人和,创极盛之世,必须以宽纠猛。这和皇阿玛以猛纠宽的道理一样,都是刚柔并用,阴阳相济,因时因地制宜。朕以皇祖之法为法,皇父之心为心,纵有小人造作非议也在所不惜”。一场君臣品茗会,乾隆借茶道之理,把他治国的大政方针讲了出来,君臣心安。



但乾隆帝在许多茶事中﹐以帝王之尊﹐至高无上的权力﹐穷奢极欲﹐倍求精工﹐又流于宋徽宗式的奢靡铺张。

乾隆帝有一首《荷露煮茗》诗云﹕“平湖几裡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诗前还有一段小序道﹕“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玉泉水重一两﹐唯塞上伊逊水尚可相埒(相等之义)﹐……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 雪水据说比玉泉水每斗还轻叁厘﹐但雪水不常有﹐又非地下所出﹐所以不是“入品”之水。于是乾隆帝除了玉泉水之外﹐又常在夏秋之际选取荷露以作烹茶之水。

《荷露煮茗》写于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行宫﹐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建筑精巧﹐规模宏大。乾隆帝每年五月至九十月间﹐都要来此避暑﹐处理政务。而此时正是山庄莲荷茂盛的时候﹐乾隆帝嫔妃相从﹐坐于“烟波致爽”﹐行于“云山胜地”﹐赏荷风莲香﹐品荷露清茗﹐何等惬意﹐何等韵事﹗只苦了仆役们﹐捧着瓶罍﹐为他一滴一滴汲取荷叶上的露珠。此茶颇韵﹐此事极奢﹗

荷露煮茶
讲究活水沏茶的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时,清晨起来呼吸清新洁净空气,发现澄湖里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灵机一动就用天降露珠烹茶,果然汤味甘滑。他在一首诗的小序里写道:“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较之,玉泉水重一两……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因此夏秋季节,乾隆常命宫人收集荷叶上的露水来烹茶。

 

感茶农之艰辛
乾隆爷的茶里有江山,江山中有茶,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
“前日采茶我不喜,
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
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
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
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
民艰触目陈鸣镳。”
锦衣玉食的乾隆,能从茶中看到茶农的艰辛,由感贡茶不易,训示百官勤民业,重民生,才有了康乾盛世。

喜读书品茗
乾隆爱茶,嗜好闽北红茶,他有一首《冬夜烹茶诗》:
“清夜迢迢星耿耿,
   银檠明灭兰膏冷。
更深何物可浇书,
  不用香醅用苦茗。
建城杂进土贡茶,
  一一有味须自领。
就中武夷品最佳,
   气味清和兼骨鲠。”
夜深人静,繁星耀空,一边读书,一边品茶的乾隆爷,不用郁香的佳茗,而是泡杯厚重的建溪茶,他一杯又一杯自觉有味。


对泡茶用水尤为讲究
乾隆在读茶圣陆羽的《茶经》时,对陆羽煮茶用水而且大多是江南之水深感兴趣,命人将陆羽划分的20个等次的水,重新用银斗测试,划分水量比重。结果是北京海淀的玉泉水重量最轻,镇江中泠泉次之,无锡的惠泉和杭州的虎跑又次之。

所以,乾隆每次出行都用“天下第一泉”玉泉水随行。当远途的车马颠簸,存水时间较长时,发现玉泉水的滋味会变化,乾隆便命人采用静止沉淀的办法,让水轻浮在上面,烹茶时从水面吸水,来保持鲜活。

佳茗相伴,安度晚年
在乾隆做满六十年皇帝传给嘉庆之后,他就到御花园度晚年去了。在御花园里有他专门饮茶的亭阁,并有纳贡的君山银针、西湖龙井、铁观音等。在皎洁的月光下,清爽的秋风里,挺拔的长楸树边,苍劲的古柏枝前,朝听潺潺流水,悠闲煮泉烹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