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福建省立内分泌腺体疾病学科群临床研究简介(五十九)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传播中国茶文化  为您述说东方这片‘神奇树叶’的故事

有态度的公众号


喝茶预防糖尿病?

中国人群饮用绿茶或岩茶与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异常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ACTION研究子课题)

引言

茶作为一种饮品,风靡亚洲,乃至全球。鉴于饮茶的人群数量庞大,即使在一定范围内检测到饮茶对机体的影响,对于公众健康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茶采自茶树的叶子,根据发酵程度可分为三大类:绿茶(非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以及红茶(全发酵茶)。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产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以其特有的浓郁茶香而闻名。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饮茶可能影响胰岛素活性、血糖浓度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然而,对于茶是否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仍存在着争论。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一天饮用超过4杯茶的人不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另一项涉及17413名日本成年人的回顾性研究也显示饮用绿茶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而乌龙茶和红茶却无此功效。而一项在欧洲10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还有其他的研究证明饮茶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无任何关系。

在这些研究之中,只有少部分观察了饮茶与血糖调节受损之间的联系,后者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可出现空腹血糖异常(IFG)或糖耐量受损(IGT)。研究表明,血糖调节受损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目前有关饮茶对血糖调节受损的影响了解甚少。因此,我们对生活在中国福建的汉族人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以探讨饮用绿茶和岩茶与血糖调节异常风险之间的联系。


摘要



目的

探讨绿茶和岩茶的饮用与中国男女人群中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耐量异常(IGT)的联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集群性的随机抽样方式选择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代表性样本共4808名。他们均无心血管病、高血压、癌症以及胰腺、肝脏、肾脏或胃肠方面的现病史。使用标准的问卷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绿茶、岩茶、红茶的饮用量及其他相关因素,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正常血糖耐量诊断标准,采用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血糖调节受损进行评估。

结果

饮用绿茶可降低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而饮用岩茶则可减少糖耐量异常的概率。空腹血糖异常的比值比(OR)因绿茶的饮用量而不同,对于每周饮用<1, 1-15, 16-30,和 >30 杯者,校正后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参考组)、0.42 (95% CI, 0.27-0.65), 0.23 (95% CI, 0.12-0.46)和0.41 (95% CI, 0.17-0.93)。同样,糖耐量异常的比值比(OR)因岩茶的饮用量而不同,对于每周饮用<1, 1-15, 16-30,和 >30 杯者,校正后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参考组)、0.69 (95% CI, 0.48-0.98), 0.59 (95% CI, 0.39-0.90), and 0.64 (95% CI, 0.43-0.97)。我们注意到,绿茶或岩茶的饮用量与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异常间呈现U型相关,每周饮用16至30杯绿茶或岩茶者出现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耐量异常(IGT)的相对危险度较低。

结论

在中国男女人群中,饮用绿茶或岩茶可能有助于预防II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对每周饮用16-30杯绿茶或岩茶者,效果可能更显著。(备注:一杯约等于150毫升)

讨论



茶富含各种成分,其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是多酚类的物质,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茶黄素和茶红素。茶中的咖啡因也是其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发酵程度,茶可分为三大类:绿茶(非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以及红茶(全发酵茶)。这三类茶的成分不同,生物活性也不同。绿茶是采取茶树新叶经过杀青等工艺制作成的成品,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儿茶素可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酸盐三种。其中,EGCC最具有药理活性。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在岩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儿茶素被转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有关各类茶的对比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新近发现绿茶中所含的EGCG量、儿茶酚总量最多,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最明显,乌龙茶次之,红茶位列其后;而三类茶中咖啡因含量的顺序则完全相反 。

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血糖耐量正常者,饮用绿茶可显著降低其空腹血糖(FPG)浓度,而饮用岩茶则可以显著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2hPG)浓度,对复杂变量校正后仍获得同样的结果。对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从茶的发酵程度以及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生机制得到解释。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随着发酵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异常(IGT)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的两个不同阶段。空腹血糖异常(IFG)者存在严重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伴随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而糖耐量异常(IGT)者则存在明显的肌肉组织抵抗伴随着轻微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两者皆以胰岛素初相分泌减少为特征,而IGT者还存在胰岛素晚相分泌异常。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影响了血糖浓度的稳定并诱发II型糖尿病。

我们的研究显示,绿茶可显著降低出现IFG的风险,推测其原因,可能和绿茶中富含儿茶素,尤其是EGCG的含量较高有关。 EGCG具有类胰岛素的作用,它能够减少肝糖原分解,促进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 此外,EGCG可通过抑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等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糖异生,并减轻细胞因子诱导的β细胞损伤, 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小白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提取物可降低空腹高血糖、调节葡萄糖摄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糖尿病等作用。与绿茶不同,岩茶属于半发酵茶。在岩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儿茶素被转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我们研究表明,岩茶尤其能够降低出现糖耐量异常(IGT)的风险,从而我们推测岩茶可以抑制餐后高血糖,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展。Matsui等人的文章曾报道,茶黄素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茶黄素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来阻抑葡萄糖在肠道的生成。而Williamson等人则认为只有茶提取物中的茶黄素而非EGCG才能够有效抑制人的唾液中的α-淀粉酶,其抑制方式为非竞争性机制。台湾学者对不同茶类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岩茶(一种乌龙茶)的咖啡因含量比绿茶多,而咖啡因参与骨骼肌的葡萄糖代谢调节,促进葡萄糖载体IV的表达,也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另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咖啡因的摄入与糖尿病风险间呈逆关联。然而,有关岩茶抗高血糖作用的机制仍未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Associations of Green Tea and Rock Tea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s of green tea and rock tea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Methods: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from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In total, 4808 subjects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cancer, or pancreatic, liver, kidney, o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gather data on tea (green, rock, and black) consumption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The assessment of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was using 75-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was according to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Results: Green tea consump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IFG, while rock tea consump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IGT. The adjusted odds ratios for IFG for green tea consumption of ,1, 1–15, 16–30, and .30 cups per week were 1.0 (reference), 0.42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0.27–0.65), 0.23 (95% CI, 0.12–0.46), and 0.41 (95% CI, 0.17–0.93), respectively. The adjusted odds ratios for IGT for rock tea consumption of ,1, 1–15, 16–30, and .30 cups per week were 1.0 (reference), 0.69 (95% CI, 0.48–0.98), 0.59 (95% CI, 0.39–0.90), and 0.64 (95% CI, 0.43–0.97), respectively. A U-shaped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subjects who consumed 16–30 cups of green or rock tea per week having the lowest odds ratios for IFG or IGT.

Conclusions: Consumption of green or rock tea may protect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particularly in those who drink 16–30 cups per week.

(本文发表于Plos one)

附录: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isk Evaluation of Cancers in Chinese Diabetic Individuals: A Longitudinal(REACTION)Study]

主要研究者(宁光院士)

REACTION研究于201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起,旨在探讨中国成人生活方式、环境暴露和遗传易感与肿瘤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尤其关注血糖代谢和降糖治疗与恶性肿瘤等健康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根据地理分布、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层,进一步结合调查实施的可行性,于2010年至2012年选取全国25个社区共259 657名40岁及以上成人进行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问卷信息如人口学资料、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生育信息、情绪量表等,身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并进一步留取所有调查对象血液、尿液和DNA样本进行长期超低温保存REACTION研究拟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至少10年观察随访。2014年至2016年,研究进行了第一轮随访,一方面采集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事件信息,一方面重复基线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

REACTION研究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空腹血样并进行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检测,既往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对象接受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采集糖负荷后2 h血样并进行OGTT 2 h血糖水平检测。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使用毛细血管HbA1C采集系统(hemoglobin capillary collection system, HCCS)采集所有调查对象毛细血管血样并进行HbA1C水平检测。除血糖由当地医院在严格质控条件下检测,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接受中心化检测,以保证检测数据的高度一致性。因此,REACTION研究可以准确全面地评估调查对象血糖代谢状态,并在第一轮随访时再次重复检测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和HbA1C,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心血管代谢病队列研究中首次进行OGTT和HbA1C检测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的大型队列研究,为准确掌握我国成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病现状、变化趋势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提供了详尽数据。

截止目前,REACTION研究已在多个内分泌代谢病及心血管病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80篇,探讨糖尿病与恶性肿瘤患病风险相关性,分析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因子,提出对中国不同地区人群代谢状况的评估及诊断切点,评估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人群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揭示糖代谢异常人群骨质疏松、肾脏损伤、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REACTION研究第一轮随访目前仍在进行。作为一个覆盖区域广、人群样本大、临床信息丰富、生物样本种类较多的大型队列研究,REACTION研究将为解析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关系,探讨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早期预测与综合管理等提供资源丰富的探索平台,将成为我国心血管代谢病领域最重要的队列研究之一。

作者简介

1、 黄惠彬:主任医师,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硕导,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曾留学日本,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福建省青年科技奖,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和中华系列论文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2、 郭秋璇:内分泌硕士,在Plos one发表论著1篇,现在福清市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3、 陈刚: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博导;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美国甲状腺学会会员,美国骨矿盐研究会会员;通过美国内分泌学会EASP内分泌专科医生考试并获证书;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内分泌内科学》和《临床诊断学英文版》编委,担任福建医科大学诊断学教研室(英文)主任;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担任JCEM和Diabetes Care审稿专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多篇论文在欧洲糖尿病学会( EASD)学术年会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和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口头发言或壁报交流。在SCI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5分的有7篇,多篇论文在欧洲糖尿病学会( EASD)学术年会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美国内分泌学会科学年会和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口头发言或壁报交流。

4、 温俊平:200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师从国内知名内分泌专家林丽香教授,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内分泌研究室副主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和欧洲内分泌学会会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参加中国Turner综合征专家共识编写。三次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完成人获首届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上世纪60年代由林丽香教授在福建省率先创建,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应用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明显降低该病死亡率并迅速在全国推广,1988年在国内率先发现T3优势型甲亢。学科目前系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评分总分排列福建省第一)、福建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糖尿病专业是福建省级领先医疗特色专业。科室专业技术精湛,综合实力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是福建医科大学内分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福建省慢病(糖尿病)防治中心和福建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挂靠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 

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6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8人,门诊糖尿病专职护士1人,实验室技师4人,糖尿病专科护师3人,2位专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位专家曾留学日本。1位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位专家入选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温俊平等),4位专家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温俊平,黄惠彬、林纬等),3位专家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温俊平,黄惠彬等),1位专家获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住院病房设有45张病床,建立了垂体、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等6个亚专科,收治了大量的内分泌疑难和危重患者,其中《内分泌少见病和内分泌肿瘤的临诊应对》研究获2016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共17篇,其中,在SCI上发表文章5篇,其中包括在国际临床内分泌代谢领域最好杂志JCEM发表“正常血钙甲旁亢临床特征”论著并被杂志认为“该研究是近几年在甲旁亢领域最好的临床研究之一”,同时参加骨代谢领域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ASBMR年会做壁报口头报告与国际同行交流,在《中华内分泌分泌代谢杂志》上发表的9篇内分泌少见病文章被国内同行大量应用下载,其中摘要下载总量为4460次,全文下载总量为3281次。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被省内外多家著名医院推广,获得省内外同行的一致肯定。

从2007年起,内分泌科每年坚持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每年8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内分泌新进展学习班,其特点突出,每年内容更新,成为科室品牌,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教学方面,科室现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00多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7人;1位专家曾获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并主持福建医科大学五年制和七年制内科学内分泌章节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参加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分泌内科学》和十三五规划教材《诊断学(英文版)》编写工作。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并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IF 5分以上的文章有7篇)、中华级和国家级医学论文30多篇,主编和参编多部内分泌专著;近年中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级重点和自然基金项目15项、厅级研究项目11项。研究成果在2017年美国甲状腺年会上口头发言,还有多篇论文欧洲糖尿病学会( EASD)学术年会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美国内分泌学会科学年会(Endo)和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口头发言或壁报交流。

微信编辑:陈研(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编辑)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使命:还茶实价,好喝不贵

文:东方珍茗订阅号(dfzm-tea)编辑整理。收集了丰富而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为喜欢茶文化茶友提供学习茶的平台。


完别急着走!看看茶友们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