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禅茶一味 茶道的修身养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上善茶铺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汇聚好茶好器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茶道”一词有史以来,历代茶人对茶道都有各自的定义。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层出不穷。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此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对茶道的理解也颇为有意思。他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假如我们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韵味和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的确,在现代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想真正再体会到茶道的魅力,大概也只有从茶道的精神入口了。

中国的茶道精神是一种“文人茶道”,它起源于唐代的民间,在唐代一派繁荣的景象里。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成为他们的生活状态。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在这种大环境下,真正意义上的茶道便产生了。创始人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对茶道有了初步的探究。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此后的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嘈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地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在讲究茶道的茶人看来,“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规则与定律。“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乃茶道四谛。

“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是儒释道的一种完美融合。它表现在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麦浓香”的明礼之伦,饮茶时“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环境与心境上的“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静”是从品茗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远入微。


“怡”是茶道中的身心享受,放松身心坦荡不羁无所牵绊。品茗同时,可畅谈宇宙人生,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亦可翠娥捧瓯,亦可独对山水,做到通透超脱。


“真”则是茶道追求的至高境界。真即道真,通过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情真,通过品茗述怀,使得茶人之间互见真心;性真,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境界中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其实,对于寻常大众来说,在品茶过程中修炼茶道,是门极讲究极高深的学问。古人把茶当做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途径和方法。唐代的刘贞亮提出“茶可雅志”、“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的“茶德”。于是古人便常常以茶为范,以茶载道,把“道”寓于品茶之中,使茶性与人性相通,茶品与人品相合,借茶香茶韵,构筑出淡泊谦和的意境。也就是说,品茶者不仅要有精妙的品茶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淡雅平和的秉性、宽容坦荡的胸怀。有良好的耐性和秉性,再加上饮茶时所需要的各种情况各种条件各种心情各种设施,这时方可体会到茶道的精髓。如清人闵汶水请张岱品茶:“汶水喜,自当起炉,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室瓷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



如当代作家韩少华在龙井寺品茶:“……估摸着壶里的叶正渐渐舒展着,就浅浅地斟了一半盏……一见那茶色么,只得袭用前人拈出的‘宛若新荷’几个字来形容;也心领了紫陶杯偏挂上一层素白釉子里儿那一番美意。等举着茶盏到唇边,略呷了呷,只觉得淡而且爽,不像铁观音那么浓,那么执重;再呷一呷,又感到润喉而且清腑,不同于祁门红茶那样一落肚就暖了个周到;随后又细细呷了一呷,这才由心缝里渐渐渗出那么一种清醇微妙的感觉来—哪怕你是刚从万丈红尘里腾挪出半侧身子,心里头正窝着个打翻了的五味瓶,可你一脚跨进此时此地这情境中来,举盏三呷之后,也会觉得换了一挂肚肠似的;什么‘涤浊扬清’、‘回肠荡气’一类话头,早已丢了用场……何况窗下茶灶头的款款的沸声,檐前绿叶间的绵绵的情话,乃至那一潭的暖烟,满山的寒碧,已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儿地融进手掌心上这半盏清茶的几许氤氯里来了呢。”



当你在书籍中看到古今那么多文人雅士对茶香茶趣的生动描写,你是否有附庸风雅的冲动?也想也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品尝,然后好好享受茶道带给你的欢愉呢?就像周作人先生所说茶道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这是茶道的本质。自从有了茶以来,天下的百姓在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都在茶中寻找过一份闲适。如今,在繁忙的都市里,偶尔坐在茶楼的一隅,隔着玻璃,看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在喧嚣和嘈杂中,将自己的疲乏在茶的安逸中慢慢进行消解,享受一分空闲,一分清趣;或者,在家里,泡一壶不一定是上等的茶,与家人一起分享那股清香,让茶有家的味道……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茶道。


汇聚中国好茶好器,欢迎来淘宝搜索“上善茶铺”,我们将竭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与文化。


往期精彩回顾
颠覆三观!一个中国人写了篇关于印度的文章(真实的邻邦印度)

央视、!普洱茶—专家都无法看透

中国人有多勤劳?吓死全世界人民的勤劳

父亲节!镜头下一组感人落泪的父爱如山(组图),汪峰催情献唱《爸爸》

什么!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粽子!带你看尽全世界各式粽子(附:常见多种类粽子包扎图解教程)

【世界杯与茶12】揭秘!英国市场最顶尖的茶——中国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