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醉美中国风 让生活蒸蒸日上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蒸笼中的旧时光

八九十年代北京,

常出现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秋冬的早晨,胡同人烟稀少,

只有早餐店门前的队伍正热闹。


依中国人排队必有美食的道理,

依着队伍望去,

寒风中、队伍前方,

人们伸长脖子,手捂着脸,

时不时向手心哈几口白气。

他们在等的,是那才几角钱的。


老板掀开蒸笼盖,

白烟袅袅中,

面粉的香气穿透胡同。

人们捧着烫手的,

脸上尽是满足的笑容。

这样的早晨,能热乎乎地饱餐一顿,

也算是人生大事一件。




一直是中国人的爱物,它历史悠久、味道鲜美、价格公道、口味丰富,至今仍是国人最依赖的早餐。


这份依赖究竟是何时开始的?让我们从三国时候说起。



听说一个可以拯救一整个军队


诸葛孔明在辅佐刘备打天下的时候,曾横渡泸水。


结果天公不作美,空气又闷又热。因“瘴气太浓”且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士兵全部都头昏脑涨上吐下泻。


结果孔明老先生发挥了自己的美食天赋,DIY出了一款人形且带猪肉和牛肉馅的馒头,这应该就是最早的。


结果,士兵们吃完头不晕、眼不花,一鼓作气,顺利拿下了战役



一个让一个人当上了


这个人就是刘邦。他在当上之前,生活过得很凄惨,曾被秦兵追杀四处逃难。


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老母亲,在逃难的路上又渴又饿,刚好遇到一家正好要打烊的铺。


店主看他们如此狼狈,便将烧汤剩下的粉丝剁细,再加入调料做成,放入平底锅中煎熟。

吃完的母子俩只觉得精神倍爽,后来果然顺利躲避开追兵,从此一路飞黄腾达,顺利做了。


所以没有这个水煎包,就没有这个。




一个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奸臣


宋徽宗和蔡京这两人都太爱玩了,把副业玩成了主业。最终,玩儿完了江山。


于是,开封城内卖酸菜馅的叫卖声统一改成了“卖一包菜、一包菜喽!”


卖酸馅的因为恨蔡京,就把蔡京当“菜包”卖了。


从此,“一包菜”、“菜包”就成了蔡京的专有称谓,渐渐地,菜代替了酸馅,成了素、豆馅的统称。




蒸笼


中国人吃,历来喜欢采用蒸这种方式。


竹蒸笼在中国,算是另一种别有诗意的锅子。

有了蒸笼,馒头、、饺子可以保持热度,中国人得以享受早餐的暖意。



蒸味是国人餐桌上一道常见的佳肴。

中国人认为,秋冬季天干物燥,煎炸的食物味香而色重,容易引起上火;而蒸的食物性平,且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原味。



因此,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已采用竹来制作各种用具,而蒸这种煮食方法,亦早在周代已有记录。



蒸笼之为用,颇有野趣。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汉族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



传说汉高祖时期,将军韩信行军时以竹木制作炊具,利用蒸气蒸煮食物,避免炊烟暴露军营位置,蒸煮干粮亦更易保存,是为竹蒸笼的起源。


东汉墓中的古代厨房壁画 内绘有蒸笼模样的厨房用品


蒸笼分大蒸笼和小蒸笼两种,大蒸笼颇为常见,在此不多说;而小蒸笼,常见于南方地区,一如南方人的精致。




八十年代时,巴蜀地区曾一度非常流行去青皮楠竹蒸笼。

去青皮的蒸笼材质多为楠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被广大厨房所热爱。



但由于制作过程复杂,对材质要求过高,如今,去青皮楠竹蒸笼已渐渐退出大众视野,成为一种古老的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



其实,如今最依赖蒸笼的,是两广、潮汕等地的百姓。

这些地区的居民有啖早茶的习惯。食客点一盅靓茶,拿一碟点心,慢慢享用,美名“一盅两件”,“一盅”指茶盅,“两件”多指大份的松糕、萝卜糕、马蹄糕之类。



氤氳的水汽,随着蒸笼揭开的一刻带着美食的芳馥升起。

没有蒸笼的早茶,就像是没有热气的茶桌,会索然无味。



每当有来自外省的朋友,广东人都会带上他们,喝一次正宗的广式早茶。


面对源源不断送上来的点心,桌面上堆积如山的碗、碟、大小蒸笼,外地人总会忍不住会说:“够了吧?吃不完浪费啊!”

但广东人的回答一定是:“慢慢吃,急什么?”“再要份布拉肠,一份虾饺、一份蒸糯米鸡吧……”

事实证明,最后全部一扫而光。



因为小蒸笼,南方茶文化的整个过程也变得好玩,每一笼都是期待。



小小的蒸笼里,满是中国人的美食故事,它散发出来的腾腾热气,好符合中国人喜爱的“食物趁热吃的”观念



中国人对竹笼里冒着烟的食物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即使是只透过白烟袅袅的照片,似乎也能闻到久远的飘香,脑海中,还会浮现一幕幕珍贵的记忆。

好像总有一种牵挂着的时光的味道,历久弥新,心心念念,心连着胃一起怀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赞鼓励一下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