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生命之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这一届” 一起玩耍吧!


生命之旅带我们走过岁月,我们有了自己的经历,有了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人生;尝过生活的辛酸苦辣,有过心路的喜怒哀乐,阅过人生的功败垂成。这些林林总总,构成了人生旅途中的风景线,那些忘不了的人、情、事,那些忆不够的真、善、暖。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不管世事怎样变迁,都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

生命之暖



情  怀

1、初遇良师

梁国光老师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传道授业解惑,良师犹甚。良师是航标,为人生之舟拨正航向;良师是甘霖,为心灵荒漠孕育绿色;良师是烛火,点亮黑暗中摸索的灵魂;良师是港湾,是旗帜,是臂膀,是怀抱……


       经过高考的紧张博弈,如愿走入高等教育的象牙塔,我成了齐医的一名学生。男孩子大多是喜欢理工科,对医学不是那么有兴趣的。1981年金秋九月,齐医开始迎接新生入校了。入学报到的那天不再背家长买的新书包了,而是换成了重重的大行李。当我提着两个大行李走进学校的大门,第一个迎接我的人,是个目光炯炯,和气爽朗的中年男子,他自我介绍说:“我叫梁国光,是你的班主任老师,负责你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记得当时他一边从我手里拿过那个20公斤重的大行李,一边和我聊天:“你叫马志全吧?是咱们富拉尔基区第七中学重点班的班长,爱好体育文艺。”跟梁老师边走边聊,他接着又说到:你住在这栋楼三楼的428寝室,靠窗的右侧下边的那张床,我送你去寝室吧。”这让我惊讶和语塞了,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我做过许多老师的学生,能够这样把每个学生的情况,生活环境如数家珍般烂熟于心的老师,在我这儿梁国光老师是第一人!更让我这个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人心里倍感温馨!校园里不长的一段路,映着我们被斜阳拉长的身影,梁老师那些细致入微的话语,以及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课堂上有他授业解惑的精彩讲演;课余时有他轻松愉快的文体娱乐;情感懵懂中有他指点迷津的苦口婆心。对这个如父如兄般的良师,我从心底里产生了由衷的喜欢和敬意。因为与梁老师的这个不期而遇,因为他的敬业与师德,让我从此喜欢上了这所我曾经不情愿就读的医学院校。在这所校园里,开始了我快乐而充实的求知之旅。从这里汲取了,对我人生有深远影响的正能量。这是我当年走进齐医的第一场景,一份难以忘怀的岁月如歌,那场景至今都是我记忆深处最温馨的一幕。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本书。良师,或悉心以教,雏凤清于老凤声;或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或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友好的搀扶,都是良师,“一字师”“一句师”莫不传为佳话。


2、益友深情


        同学情,象一杯茶,苦涩中一缕芳香,慢慢品尝,会感觉到一股清香的甘甜,萦绕于你舌尖,让你回味无穷,让你珍视一生。


       入学不久,校学生会就组织全校师生召开了欢迎新同学文艺晚会。自幼喜爱艺术我,全身的文艺细胞都进入了兴奋状态,主动请缨,代表8108班参加校文艺晚会表演节目,我和班里的女生赵云瑾合作表演男女生二重唱,那时的流行音乐是台湾校园歌曲,我们选唱了《校园的早晨》 、《脚印》等歌曲…… ,我们自然质朴的演唱,青春明快的歌声,当时可谓是惊艳了全场!博得了台下师生们的阵阵欢呼,我们的演唱在后来的各种演出比赛中,一直是独占鳌头,走红校园。演出的台前幕后,有那么多美好的瞬间,明晰的印在记忆深处,即使很多年过去,都忘不了当时的情景与细节,仿佛在昨天,抑或是在梦境.记得演出之前都要在后台化妆,当时的我懵懂淘气,化妆对男孩子来说,事件让人尴尬和害羞的事,六零后的我们,男女生说句话都会脸红,更别说让女生纤细的手在脸上抚弄,想想都让人脸红心跳,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意乱情迷。这时候,一个其他班级的女生走到我面前淡定的坐了下来,自然娴熟的帮我化妆,这倒让我紧张不安了,她看出我紧张的样子,就边化妆边跟我聊天:“我是你上一届8007班的,我叫邱蓬鹭。你家祖籍在哪儿啊?”,我说:“福州”。“福建福州啊,我祖籍在厦门啊!我的名字鹭,就是取厦门鹭岛的寓意”。一个同源的祖籍,几句恰当的话语,瞬间消除了彼此间的距离感,我放松下来了。化完妆之后,她笑着说:“咱们学校里,我知道的就咱俩祖籍是福建的,我长你一岁,以后你就叫我邱姐吧!”后来了解知道了,邱姐是个多才多艺的学姐,她写的散文多次在学校大小比赛中拿第一名。邱姐智慧善良的女孩,一起在运动场上做运动,我粗心落下的帽子,眼镜,总是有邱姐细心的帮我收起送到寝室里;每当我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扰和烦恼时,总有邱姐的问询关心,安慰鼓励;每当想起邱姐秋去春来,准时无误的帮我拆洗被褥,引来男生们的羡慕与调侃时,心里满是快乐和温暖,那是我独享的小得意。机缘巧合,,有同届沈黎(比我长一岁)、成人专修班王烈群(比我长9岁)、邱姐和我,因性格趣味投机,彼此信任欣赏,经常凑在一起谈天说地,思辨互动,相知相识。可以说我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多数源于这个小团队成员们的四家争鸣。我和邱姐毕业后都回到了祖籍福建工作,沈黎在北京发展,王群烈也成了一介名医。如今大家友情相牵,佳期相邀,同窗师兄姐弟,终成益友。


       遥想当年,我们迈入同一所大学校园。我们在那里相遇、相识、相知,相念;我们互帮、互助、互爱、互勉;一起学习课业,一起漫步林荫,一起嘻笑打闹,一起争辩调侃,一起分吃饭菜;。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纯真烂漫,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那些青春定格校园,那段日子无法忘怀,那种友谊弥足珍贵,那份经历快乐温暖!

3、永恒感动


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个柔软的地方,那里存放着善良和感动。每每触及,便会心潮激荡,感恩有你。我生不逢时,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打成右派、关进牛棚,,母亲被逼------从此外婆就是我在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在那个蹉跎岁月里,我和外婆相依为命,过着清贫但又快乐的日子。


外婆极尽所能,给予我最多的关爱呵护;外婆倾其所有,承担我所有的教育费用;外婆含辛茹苦,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了有知识有能力的医生。外婆用她那单薄瘦弱的身躯,为我撑起了一片幸福、温暖而又自由的天空!      


       我的毕业实习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一院,同去的还有马钢等三个女同学。因为我们不在一个班上课,开始时彼此交流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熟悉了,我也时常跟马钢她们谈起外婆。一次,我把外婆包的饺子带给女生们吃,不知是因了外婆的故事、还是外婆的饺子,马钢提议周末大家一起去看望我外婆。我家距离实习医院约有一公里,那是50年代盖的土房,里面是一间烧炕的住屋,间隔的厨房,还有储放煤和杂物的仓房,总共约20平方米。外婆见我带着女同学回家,开心极了,热情招呼我的客人,做了很多拿手菜,还包了饺子招待她们。外婆对我的喜爱益于言表,在女生们面前得意地夸奖我能干、懂事、聪明,领着她们参观我10岁时挖的储菜的地窖、挑水用的扁担水桶、拉煤用的推车、修缮土房用的锹镐。


      那是马钢第一次去看我外婆,也是毕业前唯一的一次,正是这一次,竟让马钢与外婆有了深厚的交情。    


,,福建省政府可以直接照顾我去省里最好的医院工作(当时我们这届学生还只能在黑龙江省内分配工作)。外婆虽然也舍不得我离开她,但为了我的前程,明理的她却极力地劝我回去。当时我的心里乱极了,于亲情我与外婆难以割舍,若为此放弃事业又将造成外婆的痛心。就力劝外婆跟我一起去福建,但外婆又怕拖累我而坚决不肯。就这样,我带着外婆那深情的祝福,在车站与外婆挥泪惜别。站台上,当列车徐徐开动后,我看到了孤单的外婆掩面而泣的身影......    


        回福建的第一年,因为太想外婆了,我尽力地串休了几天假,坐了三四天火车回去看外婆。欢喜之余外婆叮嘱我说:路远,工作忙,以后别回来了,我身体还行,你别操心。 再次离别之后的几次信中, 外婆都说没什么事儿,要我安心工作,不要惦记她。因为当时确实在福建的工作非常忙,也没有假期,后来又出国留学,就再没回去看过外婆。


      十年后,我也做了父亲,由于刻骨的思念,我再次到齐齐哈尔去看望外婆。回到家里,环顾我熟悉的老屋,惊讶地发现,墙上的日历居然还停留在十年前我离开的那一天。这十年间,外婆就再没有翻动过日历。在那个伤心离别的日子里,留给外婆的是怎样的孤寂与眷恋,怎样的守望和期盼!


       看到日思夜想的外婆,我泪眼朦胧。眼前的外婆已经是白发苍苍, 佝偻着背,脸上刻满深深的皱纹,脚步蹒跚------多年前她就患了半身不遂、糖尿病,但却从未跟我说过。我愧疚地抱着外婆泣不成声,哽咽着问她这么多年一个人是怎样过来的? 不料外婆却深情地说,这些年都是我的同学马钢在照顾她,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来看她,生病时也是马钢陪她去医院看病拿药------结婚后有了孩子, 还依然抽时间来照顾外婆,十几年来从不间断。 我一直以为是外婆怕我担心,才说身边有人照顾她,让我感到意外地是,这10年里代替我照顾外婆的竟然是我的同学。当我满怀感激地再见到马钢问她时 ,她却淡淡的笑了笑,说这没什么,只因为你外婆是个特别值得敬爱的老人,另外同学间有困难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


        我思索,这世上还有什么化妆品,比善良更让女子变得美丽呢?马钢是我遇见的善良而美丽的女子。 时光荏苒,我的外婆虽已不在人世了,我和马钢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保持着间或的联系,马钢曾给予我的这份胜似手足的情谊,成了我心中的不灭记忆,成为我心头永恒的感动!


 照片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泛黄,信件会因为岁月的仓促而丢失,只有珍藏于心的记忆会像美酒,愈久愈醇。每一份记忆就是值得珍藏于心的温情脉脉。我携着这些温暖,便无畏人生路的寒凉!      

情怀故事主人

马志全(现名吴志全),1963年出生。1981年就读齐齐哈尔医学院神经精神专业,1984年毕业分配到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做住院医师。1993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留学回国,与合伙人一起创建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任董事副总经理;2006年投资厦门同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2017年3月投资控股成立易同威投资公司,并以该公司投资了丹溪影视文化、厦门双十教育、夏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九华体检中心、台湾合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八闽蒸情健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被聘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9年受聘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客座教授 ,2011年获评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是中国“学术营销”的理论创始人。

齐医八四届同学们

说出你的故事

一起来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情怀投稿(朱晓东)

qyqh1981@126.com

精彩分享(黄英辉)

yinghui0616@vip.qq.com

文章内容均出自作者本人,如有异议由作者本人负责解释。

下期情怀故事主人  张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