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火热水深武夷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武夷山风景区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位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这里千崖竞秀,万壑争流,九曲溪萦回其间,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武夷山是三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相对完整、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


按地理学来说,武夷山隆起于崇安盆地之上,溪谷纵横、岩崖重叠,九曲溪横贯东西,地形较为复杂,是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绝壁。武夷山岩石主要由页岩,砾岩,石英班岩,红沙岩等岩石所构成,而岩石表层以红壤、黄壤为主。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行成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山风景区“三坑两涧”示意图


武夷茶名、等级,与其生长环境、地理特征密切相关。论土质,这里的土壤疏松润泽,既不过粘而导致排水不易,亦不过砾而少水土养分,适宜架根植物如茶树之丛生;论气候,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2℃~13℃,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5%,雾日在100天以上,且因山峰高耸,岩壑之间日照不长,亦均为茶树生育之理想条件。


武夷山景区有名峰三十六,奇岩九十九,水之主流为九曲溪,此外尚有坑涧三道。奇山奇水,构成武夷名胜、山乡水国。一山一水之处,均有茶丛繁殖期间。武夷岩茶可谓以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品具泉冽花香之胜。

武夷山风景区“三坑两涧”之牛栏坑


清蓝陈《武夷纪要》说武夷茶,“诸山皆有,溪北为上,溪南次之,洲园为下。”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更为明晰道出武夷茶品质等级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武夷九十九岩产者性独温,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为下品。


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随见录》中写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

 

清代文人刘埥在《片刻余闲集》中也有类似的岩茶、洲茶的划分,并指出“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洲茶皆民间挑卖,行铺收买”。


武夷山风景区“三坑两涧”之慧苑坑


而茶叶专家叶启桐先生在《名山灵芽--武夷岩茶》中载:依据栽培地域的不同分为:大岩茶(亦称正岩茶,产于武夷山号称“三坑两涧”的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中岩茶(产于三坑两间之外和九曲溪一带的岩山)、半岩茶(产于丘陵地、星村、企山一带)、洲茶(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的沙洲地)、外山茶(产于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地域)。


武夷山风景区“三坑两涧之流香涧


不同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同品质的茶叶。所谓的“岩韵”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的重要标志,不一样的地形地貌使得产出的茶叶有着不同品质。虽然,现行的标准GB/T 18745-2006中,对正岩、半岩、洲茶没有具体的划分区域。而实际,正岩、半岩、洲茶的传统地域划分概念依然采用,所指范围和成茶特征指标都有所变化。

 


(一)正岩(紫色砂砾岩):

这里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百分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正岩茶的“茶土”,土层厚,富钾、锰,土壤酸度适中,土壤多砾质土壤。

据民国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先生《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记载:“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为品茶家所重视,以茶树品种而言,水仙、乌龙以及较名贵者均产于山凹岩心之间,其他多为普通之菜茶。”

目前对正岩茶的区域划分,以武夷山风景区内茶区为正岩产地。而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悟源涧、流香涧,为最优秀的核心正岩茶产区,又有大岩茶、岩上岩之称。

 


(二)半岩茶地(红色硅铝质土):

传统上,对半岩茶的定义为:风景区内,产于三大坑以下海拔低的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品质略逊于正岩茶。

而目前,习惯上对半岩茶地定义划分是在武夷山风景区周边,丘陵、半丘陵地带,有着同样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优良的茶园,土壤红、黄壤为主,粘度较景区内正岩产区略高。茶品汤水厚度和韵味稍差,但也具有较高的品饮价值。

 


(三)洲茶地(河流冲积黄土):

林馥泉曾把山地茶园土质分为青狮系和企山系两系:青狮系以青狮岩附近较平坦的黄壤缓坡地为代表,企山系指位于岩崖壁脚之谷地,母岩棕红色,列为棕壤类,以企山附近茶地为代表。

而当下,除正岩、半岩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均属洲茶。随着武夷岩茶的日益发展,周边产区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洲茶的范围较传统上更为广泛。

 


在标准GB/T 18745-2006规定中,只要是在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中产出之茶品,均属于武夷岩茶范畴。正岩、半岩、洲茶的传统区分习惯,也随时间发生变化变迁,但不变的是:优良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构成了产出好茶的基础,武夷山的山水之奇,的确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风骨与气韵。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2] 叶国盛、黄毅彪《武夷茶名沿革考略》,出版源:《武夷学院学报》2016 , 35 (8) :1-4;




 (祥源茶编辑整理,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