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张轶超:教育公平呼唤颠覆与变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月6日-7日,来自全国各地700余位教育公益和教育界代表齐聚杭州,出席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两天的时间,我们反思了十年来走过的教育公益之路,探讨了教育公益同仁共同关注过的问题,分享了许多教育变革的实践经验,也促成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联结共创。后续我们将逐日推送嘉宾的演讲全文,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的是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教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张轶超的发言《教育公平呼唤颠覆与变革》。

张轶超:教育公平呼唤颠覆与变革

文 | 张轶超(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教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

我今天的题目是《教育公平呼唤颠覆与变革》。这十年或者十五年来,中国的教育公平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我是2002年大学毕业后走上的教育岗位,我的道路跟刚才杨老师讲的很像,一开始做志愿者,捐书、捐电脑,其实就是做慈善。然后开始转向公益,从上课外的兴趣课堂,到今天如何运用创新来改变学生的命运。这15年一路走过来,说实话,我很直观的看到的是教育公平在变坏,越来越糟糕。

 

举一个例子,文化考试成绩的差距。我曾经辅导那些打工子弟孩子初三英语,他们第一次去考托福分数很惨,三四十分。当时我在贵族学校给高中生上课,他们有的在初中时也去考托福,六七十分,两者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15年过去了,打工子弟初三学生连最基本的英语知识都搞不清楚,而我在贵族学校面试的学生拿出手的托福成绩至少90分以上,初三的孩子已经考到了100分以上,这是文化考试成绩的差距。

 

第二个例子,思维的差距。2002年我在贵族学校给孩子上历史课时,讲到马克思起初对太平天国运动是持赞扬的态度,但是到后期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一个非常糟糕的运动,是中国的魔鬼,所制造的只有破坏,带给中国民众的惊惶远比当时政府带来的惊惶还要大。这些观点是与教科书相背的,然后就有学生去举报我,。

 

15年过去了,今天再在课堂上讲一些可能不能提的人或事情的时候,我这边学生会跟我会心一笑,因为他们接受的资源很丰富,他们能看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他们的反应跟15年前没有任何变化。

有一次我们做一个辩论的练习,有一方提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认为这个观点很好,是没有办法去反驳的。但是另一方却说出了一个反驳的观点,“不对,有一个人可以反驳,。

 

在经历了15年以后,不管是文化考试的成绩,还是思维,相比贵族学校所获得的教育,农村孩子其实是停滞了的,没有进步。尽管2016年我去云南的时候,我看到云南的孩子在唱tfboys,2017年的时候在玩王者荣耀。


但是,他们的思维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大众娱乐上跟上了这个时代。

 

如果从数据上来看,PISA(中国学生在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专门有一个教育公平的指标,通过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这三个方面,来看各阶层孩子是否一致。家庭贫困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和家庭好的孩子差距究竟能有多大。中国在2015年的差异数据是18%,而且这个数据来源是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四个发达城市的学生,根本不包括中西部地区。


还有一个数据,每差一个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习数据差距有多大。中国大陆的分数是40分,澳门是12分,澳门社会经济条件对孩子最后取得学习能力的影响是2%。


PISA在2015对全球社会教育公平做了一张图,越绿色区域越平等,越红色区域就是教育越不公平,中国大陆是图上最红的区域。从数据来看,中国的教育公平也是越来越糟糕。

图片来自公众号 “茹视我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整个科技促使大家在进步,但是受益者到底是谁?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孩子,而不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孩子。


政府在其中主要做的就是政策的加分和资助救济,而资助救济中最近比较红红火火在做的是教育均衡。那么,怎么样才算教育均衡的标准?

一是学校的设施。包括学校的面积、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等;二是学校的教师,教师主要是职称和学历,只要这两个方面达标了教育就均衡了,但问题在于现在的中国农村确实硬件条件是上去了,每个农村学校都有钢琴、多功能教室等,但是我看不到学生和十年前、十五年前有什么变化。


所以我说,教育公平不是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来补充教育的不公平。我们看到教育不公平的核心在于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在学习的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方面差距太大,这种差距会延伸到未来,而取决于他们能否应对未来融入社会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能力、意愿以及动力。

下面我想说一下,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我有两个基本原则,有教无类,人即目的。


我们现在的学校就好比一个竟技场,所有人都在竞技,目的是分出好中差,好的学生进入社会上层,差的学生就是社会底层。但是,这真的是教育吗?

 

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教育过程当中享受学习乐趣,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告诉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去扫垃圾,这个是教育吗?这就是一场竞赛。


我们要把教育回归到真实的、原初的状态,让教育回到培养人的教育。

要颠覆这样的状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打破知识资源垄断。值得欣慰的是这点在今天已经可以解决了,因为通过互联网、科技,我们可以完全打破知识资源的垄断。但是在打破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没有利用互联网平台?为什么都是免费的资源,偏偏是贵族学校的孩子在用“可汗学院”,而不是农村孩子在用呢?

这就要讲到第二个颠覆,我们要颠覆评估体系的封闭。如果教育评估体系不被打破的话,那么教育公平就不可能实现。


现在的评估体系就是以考试为唯一目的和核心,驱使孩子们和老师们以分数来进行等级划分。在这样的评估体系下教育公平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拥有好的经济资源的孩子在竞技场上是全副武装,而缺乏经济资源的孩子是赤手空拳,谁输谁赢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就需要革新。

讲到革新,第一是突破校园的学习平台,一诺这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还有很多教育类的创新组织也在做这样的事情。通过网络来架设各种各样的教育平台,然后再把教育资源放上去。

第二是要突破学科评估系统。如果现在的评估系统还是以学科为标准,而不是以学生的能力为标准,那么我们依然是驱使每个学生为了成绩去拼自己的未来,那么永远有一批差生被大家所看不起,这种差生的阴影会持续一辈子。所以,一定要突破学科的评估系统。

 

我们久牵实际上是用了六个能力评估体系,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在这个评估体系里面学生不是互相比较看排名,而是只跟自己比,看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

最后想说的就是开创,突破口在哪里?大家都知道现在整个中国都是铁板一块,就是高考。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该怎么办,怎么帮助他们找到突破口?

首先,我们要办新型学校,那么这个新型学校的突破又在哪里呢?显然不是办小学和初中,因为小学和初中有一个国家规定的教育大纲,又有考试的大环境在里面,你没有办法去突破。


在中国每年有很多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就不再学习了,他们考不上高中,也不想去职校,就开始打工。这群人其实是被教育体制所牺牲的,在这个教育的评估体制里面被打上了“失败者”的烙印,但是他们真的失败了吗?我们要通过建立新型学校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找寻自己的天赋,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久牵会在近一年里筹备一个针对初中毕业之后被打上“失败者”烙印的孩子的新型学校。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建立三个中心,一是资源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把各个教学资源放在里面;二是主题教学,是以类似游戏里打怪升级的评分方式,加上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模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魅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三是项目实践,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问题研究,就是由我们给学生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如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第二种是学以致用,对于这群已经初中毕业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能力去接受外面的各种各样的项目,也许他们可以帮助别人运行一个公众号,也许可以帮助别人做一个小型项目,我希望他们在项目过程当中去实践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使得学习真正和未来从事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我相信这个空间里面现在仍是空白的,而且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在这个空白空间里面,作出前无古人的成就,那么中国教育的局面就会为之焕然一新。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教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张轶超2018年1月6日在第五届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编辑:刘昉

年会回顾

杨东平: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

顾远:公益助力教育,约束催生创新

梁晓燕 | 10年:教育公益组织发展面面观

反思:创新突破与适性落地 | 年会概览

更多会议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edu-NGO)

本届会议主办方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


协办方

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


承办方

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