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九老亭:永远的皖鄂山巅茶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我的故乡位于大别山腹地,安徽霍山和湖北英山交界的地方。这里有个界岭,叫东界岭;东界岭上最有型有样的山,叫五峰山。界岭北边,是安徽省,界岭南边,就是湖北省了。爬上五峰山的第三峰,也就是最高的那座山峰,放眼望去,山峦起伏,安徽和湖北尽在你的脚下,这种感觉不亚于一脚跨在赤道两端一样。


就在群山万壑的大山之巅,在安徽和湖北分界的东界岭上,一座“九老茶亭”,于1945年在此交通要道建造而成,为安徽和湖北之间翻山越岭、南来北往、手提肩扛的民众提供了休憩、喝茶、谈天的场所,深得两省人民交口称赞。这座大山之巅的茶亭,也成为回响在百姓心头一座豪迈、不朽的精神赞歌。


为什么称之为“九老茶亭”?这要从“九老会”说起。话说,霍山和英山两地有九位德高望重的六旬以上老人,均为能诗善文的乡间贤达。他们少时为同窗发小,青年后各谋发展,或投币从戎,或兴办教育,或主政一方。,他们年事渐高,陆续返乡,昔日好友互相造访,做诗为文,回味人生,友情弥笃。1945年秋,他们成立“九老会”,旨在以文会友,故又名“九老诗社”,旨在联络感情,避开尘俗,乐享晚年。九老会每年聚会就此,期间或吟诗为文,或抚琴吹笛,无拘无束,尽兴方散。


九老乐善好施,造福乡里。东界岭为皖鄂两省交通要道,海拔很高,1500米以上,交通不便,一切货运皆靠一副铁肩来扛,过往行人皆需翻岭爬坡,遇数九寒天或三伏酷暑,苦不堪言,或寒风交逼,或热浪滔天,干渴疲累,望岭兴叹。如果在岭头有座茶亭多好?给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一锅热茶,提供一个歇脚处,也是大山之巅一个温暖的念想啊。


这个愿望,以前只是梦想。但随着九老会的成立,这个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九老商定并倡议、带头捐资,在东界岭兴建一座茶亭,定名“九老茶亭”。九老的善举,很快得到了两省乡里的响应,大家捐料、捐工、捐茶。1946年11月,一座新颖、雄伟的建筑物——九老茶亭屹立在东界岭上。


茶亭建筑面积为60多平方米,分内外两间。外间为行人歇脚之用,布置些方桌、长凳、大缸、瓷碗、水瓢。内间分上下两层,下为保管室,上为书房,备有桌椅、琴棋笛箫等,内间和外间墙壁绘有八仙图、桃园结义、踏雪寻梅、携琴访友等,清雅有致。茶亭自1946年建成起,终年施茶,荒年另外施粥,施茶经费一直由九老承担。此义举一直坚持到1958年。。上世纪70年代,九老茶亭因年久失修而倾斜,怕砸伤行人,于1979年被拆除,现仅余碑刻两块,记录着九老捐资及众人捐物、捐工等史实,以及英霍两县政府的嘉许批文。


我的父亲何祥福先生,在1962年大学毕业后,曾经回乡专程登上此茶亭,抄得过往行人刻写在茶亭墙上的打油诗多首。今选录几首如下:


大别山高少坦途,行人叹不休;

久望岭头能遮蔽,今朝愿已酬。


凉亭虽小趣事多,南来北往似穿梭;

茶商诉说黄冈事,药商哼起亳州歌。


茶亭高居霍英间,画壁飞檐岂等闲;

炎夏施茶消口渴,荒年供粥解饥馋。


九老英名传久远,八方过客颂乡贤;

积善自有善来报,作恶当思愧汗颜。


九老茶亭的故事已经讲完,九老亭茶的故事还刚刚开始……


(本文根据先父何祥福先生发表于1995年5月出版的《志苑》杂志第2期《皖鄂分界岭上九老亭》一文改编)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