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门外卖食品联盟

南山围炉 | "宋四家"之蔡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蔡  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泉州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驿道松七百里驿道松,又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轼、欧阳修。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朱长文《续书断》:“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


从以上三段记载中,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所以传世作品较少。另外可以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已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而书碑则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为士大夫所不屑为,甚至连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这与唐代以前的情况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


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但他却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蔡襄书法



    

        《安道帖》 

         纵26.8厘米 横35.5厘米

      释文::襄再拜。自安道领桂管,日以因偱,不得时通记牍,愧咏无极。 中间辱书,颇知动靖。近闻侬寇西南夷,有生致之请,固佳事耳。 永叔、之翰已留都下,王仲仪亦将来矣。襄已请泉麾,旦夕当遂。 智短虑昏,无益时事,且奉亲还乡,馀非所及也。春暄,饮食加爱, 不一一。襄再拜,安道侍郎左右。谨空。二月廿四日。






    

       《大研帖》

       纵25.6cm ,横25cm

    释文: 襄启:大研盈尺,风韵异常,斋中之华,繇是而至。花盆亦 佳品,感荷厚意。以珪易邦,若用商於六里则可。真则赵璧难舍, 尚未决之,更须面议也。襄上,彦猷足下。廿一日,甲辰闰月

         





    

         《脚气帖》

          纵26.9cm21.7cm 。

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京居帖》

      纵27.2cm,横32cm   

      释文: 襄启:去德于今,盖已*(氵存)岁。京居鲜暇,无因致书,第增驰系。 州校远来,特承手牍兼贻楮幅,感戢之极!海濒多暑,秋气未清, 君侯动靖若何?眠食自重,以慰遐想。使还,专此为谢,不一一。 襄顿首。知郡中舍足下。谨空。九月八日。






    

   《门屏帖》

    纵27.8cm,横16cm  

    释文:襄颛诣门屏,陈谢推官吕君。九月日,襄上谒。  






    

         《蒙惠帖》 

           纵22.7cm ,横16.5cm

       释文: 释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气暄和,体履佳安。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入春帖》

         纵 30cm ,横41.1cm

   





    

       《暑热帖》(致公谨尺牍)

        纵23cm ,横29.2ccm 

     释文: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 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 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陶生帖》

     纵29.8cm,横50.8cm

     释文:襄:示及新记,当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笔颇精,河南公书非 散卓不可为,昔尝惠两管者,大佳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纯遂物故, 殊可痛怀,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须还,草草奉意疏略。五月 十一日,襄顿首。家属并安。楚掾旦夕行。






    

       《虚堂诗帖》 

        纵22.6厘米,横16厘米 

        释文: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生清光。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 君在侧傍。






  


      《纡问帖》 

       纵26.7cm,横28.7cm。






  

        《门屏帖》

         纵 27.8cm,横16cm

         释文:襄颛诣门屏,陈谢推官吕君。九月日,襄上谒。

  






 

       《澄心堂纸帖》

        纵24.7cm 横27.1cm

        释文:澄心堂纸一幅,阔狭、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工者不愿为, 又恐不能为之。试与厚直,莫得之?见其楮细,似可作也。便人只 求百幅。癸卯重阳日,襄书。







 

     《虹县帖》

      纵31.3厘米 横42.3厘米 

     释文:襄启:近曾明仲及陈襄处奉手教两通,伏审动静安康,门中各 佳,喜慰喜慰!至虹县,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 陆计,至宿州,然道途劳顿,不可胜言。尚为说者云:渠水当有涯, 计亦不出一二日。或有水,即假轻舟径来;即无水,便就驿道,至 都乃有期耳。闽吴大屏皆新除,想当磐留少时。久处京尘,无乃有 倦游之意耶?路中诚可防虞,民饥鲜食,流移东方,然在处州县, 须假卫送,老幼并平善。秋凉,伏惟爱重,不宣。襄顿首。郎中尊 兄足下。谨空。八月廿三日,宿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